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 山东沂南这家景区研学游为何红火

    我们参观了纪念馆,观看了情景剧,还参加了影视体验项目,尽管天气非常热,但我觉得这次研学收获很大。7月以来,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组织的百团千人学红嫂活动火热进行,共有来自山东、安徽、江苏、河北等地的近百个...

  • “国礼目录”麻栗坡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中国报道讯(杨炎雳报道)据统计,在猛硐乡浩瀚的原始森林自然生长的千年野茶树1000株以上,树龄300年以上的原生态古茶树3万余株以上。猛硐古树茶汤色金黄明亮,有易武的苦涩较轻、香气鲜纯、汤中带甜、回甘...

  • 山东沂南:听战斗故事,体验小推车送军粮,农家娃过“兵味”六一儿童节

    5月26日,山东省沂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教体局、县关工委和马牧池乡在山东沂南换于红军小学举行了兵味六一别样甜,革命精神润心田主题六一儿童节活动。摄/刘娟沂南县是红嫂家乡,红色资源丰富,换于红军小学是...

  • 山东沂南:养殖技术“巡回指导员”解难题

    彭经理,鸭子的生长情况怎么样?走,咱们到棚里看看去。近日,山东沂南六和正壮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晓林和养殖技术巡回指导员薛纪明来到沂南县永强畜禽养殖有限公司,了解该公司养殖的樱桃谷肉鸭生长、饲料喂养等情...

  • 青岛艺术学校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在沂南揭牌

    3月29日,青岛艺术学校探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在沂南红嫂家乡旅游区举行,同时,举行了该校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青岛艺术学校近300名师生参加了活动。在红嫂广场,师生们向红嫂纪念...

  • 山东沂南:1500名“牡丹之乡”学子“红嫂家乡”红色研学

    红嫂家乡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春和景明,花繁叶茂,一派生机盎然。在这大好春光里,建在村上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迎来红色研学潮。3月25日和26日,来自牡丹之乡山东...

  • 山东省禹城市市中街道:因地制宜打造县域乡村振兴示范区“样板间”

    中国报道讯(杨炎雳报道)走进市中街道杨河套村,复兴号、吉象(祥)如意、禹城舰扬帆起航等,一幅幅精美的3D立体涂鸦画作,让原本老旧、空白的墙壁变得色彩斑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内容吸引了外来群众驻足观赏...

  • 弘扬雷锋精神 助推乡村振兴

    在60年前的3月5日早上,我当时由天津到北京来出差,住在东四的华侨饭店。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听到了新闻广播讲,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迄今60年,我亲历了学雷锋的风风雨雨。今天,习近平主...

  • 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齐鲁样板”

    中国报道讯(杨炎雳报道)阵阵新风,拂过泗水县龙湾湖艺术小镇,非遗文创、手作、服饰、花卉、美食小吃等年味好物琳琅满目,糖画、面人、根雕、葫芦、陶艺、泥塑、剪纸等手造产品,应有尽有;陶立方、砭石记、编天下...

  • 大年里,看一个沂蒙古村的红色沉浸效应

    这个春节假期,尤立万有点忙。作为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馆长,这个春节他除和伙伴们一起做好新春送文化下乡、文化惠民、指导基层春节文化活动等外,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到红嫂家乡旅游区,和景区《沂蒙四季》艺术团演...

  • 李熙鹏: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他虽然是一位年轻的80后,但有着深深的乡村文化旅游情结。他倾力打造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并且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他就是山东广汇...

  • 山东沂南南村给村民发放超千万元”红包“,还发了18万元年货

    你看看,快过年了,村里给俺发了这么多钱,还发了年货。过了腊八就是年,12月30日,农历腊月初八,天气寒冷,但山东省沂南县界湖街道南村社区居民区内却涌岀一股股暖流,社区向居民分红和发放过年福利正在温馨进...

  • 投身创新发展新前沿 打造美丽宜居新热土

    中国报道讯(杨炎雳报道)洪埠乡位于固始北部,面积86.86平方千米,总人口7.8万余人。交通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南与县城毗邻,204省道和老固三公路穿境而过,在建的豫皖高速横贯东西,有固始北门、古...

  • 沪滇协作开创咖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

    中国报道讯(杨炎雳报道)11月25日,沪滇协作星巴克共享价值美丽星村示范点项目启动仪式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成功举办。该项目由星巴克基金会通过赠与亚洲携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在上海...

  • 乡村振兴的生态体验模式探新

    从治国理政和国际上消除贫困的大战略高度看,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这是新时代为民造福生动实践的重要改革发展成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为下一步走好共同富裕...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