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齐鲁样板”

发布时间:2023-03-08 14:55:5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杨炎雳 报道)阵阵新风,拂过泗水县龙湾湖艺术小镇,非遗文创、手作、服饰、花卉、美食小吃等年味好物琳琅满目,糖画、面人、根雕、葫芦、陶艺、泥塑、剪纸等手造产品,应有尽有;陶立方、砭石记、编天下、农创盒子文创房与广大民众“零距离”接触……游客穿梭于精美的手造文创产品之中,赏非遗之匠心独运。

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依托优美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把传统农耕文明、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和旅游产业相结合,以文化创意为引领,以搭建“共赢共享平台”为着力点,以新型合伙人模式为运营机制,激活文旅新业态,打通产业生态链条,打造文化与艺术载体,创新、创造、衍生相关艺术产品,聚合文化旅游、展览演出、影视制作、文创研学、教育写生、花卉农耕、艺术品农产品包装销售等多种业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模式。

“致力乡村,始于情怀。”山东等闲谷艺术粮仓创始人田彬说。2018年春,在青岛多年创业的设计师田彬带领团队4名核心成员振兴家乡。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逐步建立了与当地群众的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成立了等闲谷艺术粮仓党支部,与夹山头村委会和东仲都村委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农户以空闲宅基地、房产出租或入股方式参与项目合作,让“死资产”变成“现金流”,增加农户租金或股金分红收入;村委会以集体土地、基础设施等资产租赁、入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发展订单农业,签订购销合同,与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形成稳定购销关系,确保群众“旱涝保收”,通过产业项目实施,为驻地村民提供更多在家门口就业机会,增加群众务工收入,缓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无人照料等社会问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与农户深入对接,促进更多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上线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村集体、农民收益空间。

走进等闲谷艺术粮仓片区粮舍山居民宿、乡村多功能活动中心、乡村振兴博物馆等空间,满足游客不同需求。阅湖尚儒研学基地的村史馆、龙湾书房、鲁班记忆木工作坊、陶朱工坊体验中心、陶艺研发工作室、艺舍艺术工作室、桑蚕体验中心、方寸园手工作坊、户外拓展基地、七间民宿等,可满足陶艺体验、手工制作、绘画写生、拓展训练等课程需要。

徜徉龙湾湖文创商业街区,文创工坊、砭石小院、川上咖啡、音乐餐厅、农特小院及当地特色美食汇集。目前,各大版块产业布局、产业单元、已完成整体建构,新业态项目逐步落地运营,“研、学、游、吃、住、行”一体的产业闭环,形成集乡村旅居、文化体验、创意产业于一体的龙湾湖文旅综合产业带,着力将龙湾湖项目打造国内一流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成为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探索形成了“合伙人招合伙人,合伙人招项目,项目招合伙人,项目衍生项目”的人才与产业联动机制,全面激活乡村人才集聚体制,吸引外部合伙人33人,落地业态20余个,为当地筹集各类资金2.5亿元。积极引导农户参与产品孵化。同时,在产业业态上提出“乡村振兴合伙人共融共建”创新概念,以专人与专业为本,结合本土特色人文历史资源,衍生相关的文创与产品设计,包装及输出,走产学研娱购闲一体化道路。链接了20余个高校智库和团队人才资源。清华大学在示范区建设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泗水)站。研学拓展、文化创意、餐饮住宿、生态农业、医养康养等业态纷纷落地,充分激活了民间力量,唤醒农户在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导向意识,一个平台集群式发展与农村高技人才高效的互动模式已初步形成。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