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将“三好”作为少年儿童教育的首要标准

发布时间:2019-12-27 08:37:4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梁润东 报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后备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少年儿童教育,并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植树节等重大节日作为“大朋友”与小朋友进行亲切交流。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强调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就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一、培养“三好”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现实要求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道德教育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少年儿童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少年儿童时,在思想上重视道德教育,品行中注重示范引导,习惯上规范行为养成。无论是好思想、好品行还是好习惯,其真正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要通过时间来练就和检验。“三好”的养成还涉及到少年儿童成长的各个方面,要从家庭教育中渗透融入,从学校课堂中规范学习,从社会交往中锻炼成长,把立德树人任务通过“三好”的培养,落实到少年儿童看得见、摸得着的每个角落,使少年儿童在点滴小事中展现良好道德风貌。

二、培养“三好”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二十四个字,对“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三个层面做了高度的概括,然而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人在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落脚点放到人的培养上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决定着国家、社会的未来走向,少年儿童时期的思想意识、品行修养、习惯方式深刻影响着成年后的修为和成就,因此“三好”的养成过程为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一定要符合其生长发育特点,把晦涩难懂的道理转化为易于理解、易于模仿的教学活动实践中,让少年儿童在学习时打心里接受,从内心认同。少年儿童还应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把优秀的事迹、优秀的人物作为成长路上的榜样,学习英雄前辈的思想,从小埋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培养“三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力保证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少年儿童,“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一茬茬的建设者接续奋斗,需要千万优秀少年儿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供力量支撑,需要用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把少年儿童塑造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宽度决定人生高度,少年儿童好思想能助力理想信念的养成,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去,从小立志为祖国奋斗,立志为人民幸福生活奋斗;品行决定人生的走势和走向,从小想做事、做好事,长大才能做事、做大事,少年儿童从小建立好的品行,在成长成才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习惯反映着一个社会的风气,少年儿童把讲道德、善求知、勤锻炼、欣赏美、爱劳动培养成自己的习惯,方可造就一个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做好少年儿童教育事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将培养“三好”作为少年儿童教育的首要标准。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多个系统联动发力,压茬推进,久久为功,为培养少年儿童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提供全过程、多方面的支持,共同承担起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责任,在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进程中迈上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