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首届中小学教材论坛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9-04-22 13:31:2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杨金鑫报道)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顾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探索新时代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发展路径,经教育部相关领导和部门同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承办、以“70年来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之路”为主题的“首届中小学教材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论坛开幕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郭戈主持。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莅临讲话,人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致开幕辞。集团总经理殷忠民,人教社领导王志刚、郑旺全、王强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大中小学的教材研究者、人教社部分教材编写者以及部分省份的教材中心负责人共300多人参加了论坛。

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强调,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给下一代青少年打好中国底色,注入红色基因,教材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当前统编教材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在教育全球化、大众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田慧生作了《新时代新教材建设的若干思考》的主报告,指出新时代的教材建设要全面落实好党和国家关于教材建设的根本要求,切实把党的领导和党的主张落实到教材工作的整个过程、方方面面、各个环节。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作了《中小学教材编写中心理化设计的建议》的主报告,指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编写中小学教材的出发点、中小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必须相匹配、思维能力发展是中小学教材编写心理化设计的首要课题。

西南大学副校长靳玉乐教授的《构建中国特色教材体系》报告,从教材建设的原则、要求、如何保障,特别是教材编写队伍的专业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王志刚对目前中小学数字教材的研发历程进行了梳理,介绍自己所带领的团队今年将启动数字教材的整体研究,保证课程理论、设计开发、管理政策、教学应用,未来还将从多个层面加强数字教材建设。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郭戈回顾了我国历史上全国通用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的几次编写历程,认为统一的课程标准、专门的教材机构和专业的队伍等因素,是新时代统编教材提升质量的重要保障。

韩震、杨建军、徐蓝、石鸥、王本陆、陈先云、王本华、李卿、彭前程、周建忠、罗生全、张增田等数十位与会专家也进行了主题演讲,展开了深层次、多角度的探讨。

论坛期间,还为与会老师举办了工作坊。《课程•教材•教法》、《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中国教育科学》、《小学语文》等五家国家级期刊杂志的编辑部主任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各自就自己杂志的特色、栏目、投稿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解读,还和老师们互动,解答了相关问题。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针对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表、质量守恒定律、准晶体、微型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等五个方面问题,浙江临海市回浦中学朱恩老师撰写并提交的《中学化学教科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入编论坛论文集。

此前,朱恩老师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台州市2017年度教科重点研究课题《普通高中化学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研究》等10余项全国、省市教育科学与教学研究课题,2018年5月应邀在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作了《基于微型化学实验的高中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的口头报告。

以朱恩老师为第一完成人的《高中生化学科微型实验研究》获台州市人民政府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壹等奖、《中学化学实验改革及其拓展研究》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壹等奖。此外,朱恩老师承建的《高中新课程微型化学实验》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普通高中推荐选修课程,面向全省推荐使用,他主编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创意实验》还被评为浙江省普通高中第一批精品选修课程,《化学微实验》获第二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特等奖。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