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新技术发展基金会应运而生
中国报道讯(杨锈祯报道)当今世界,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 革命的孕育兴起和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加速发 展,社会经济形态、技术形态和战争形态深 刻演变,军民融合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成为 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和军事竞争的一种新趋势。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是抢占经济、 科技、军事竞争的制高点,夺取未来战争的 主动权。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的背景下,推进军民融合有利于促进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国 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只要抓住机遇、主 动作为,不断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 提升融合层次,就能逐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 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2018 年 12 月 26 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 125 周年大型系列活动”上,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装备新技术发
军民融合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 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关乎中国梦、 强军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站在国 家总体战略的高度,强调推动经济建设和国 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 国和强军统一,为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既是 强军之策,又是兴业之举。为进一步推进军 民融合发展,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新技术发 展基金会应运而生。
2018 年 11 月 6 日,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装备新技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参加珠海航空展与工作人员合影。
开展军民融合深度研究、调研、交流和开发
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装备新技术发展基 金会是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及原电子工业部军工司有关领导发起,在军委总部 首长关心支持下,于 2016 年 4 月经北京市 民政局核准登记成立。
成立近三年来,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装 备新技术发展基金会牢记使命职责,坚持“市 场化合作发展”原则,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各项工作加紧推进,起步稳、提速快、开局好。
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装备新技术发展基 金会工作指导思想是:创新思路、创新发展, 加强军民深度融合、贡献国防事业。主要工作 方向是:资助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 知识产权交易与保护,根据政府委托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研发是基金会第一位的功能, 话语权、公信力和品牌的起始点,也是资源的 汇聚点。三年来,基金会积极整合军地多方 优势资源,加快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共同搭建和 孵化军民融合公共资源市场化服务平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更 好地服务军地双方,规范工作内容和程序。 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装备新技术发展基金会 积极构建面向政府、军队、军工企事业单位、 院校、社会团体、优势民营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单位的军民融合产业服务平台。
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装备新技术发展基 金会军民融合产业服务平台主要为符合相关 条件的会员单位提供军队需求信息发布渠 道;向军队有关部门和单位推送企业技术和产品等相关信息;发布军队和政府有关军民 融合方面的法规制度和需求信息,为“民参 军”提供支撑;开展咨询服务和资质培训工 作,为企业合法合规参与军品竞标和研制生 产提供指导。同时促进“军转民”工作开展,将军内科研成果与地方企业对接,把科研成 果转化为生产力。
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装备新技术发展 基金会与军民各方共同搭建军民之间信息、 需求与合作的桥梁、重点构建产业平台等; 推动运用民间资本等市场化力量激活公共资 源、形成价值放大机制。
2018 年 11 月 22 日,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装备新技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左二)与温元凯教授在延庆考察落实以色列农业技术。
创新军民融合服务模式 引领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
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装备新技术发展基 金会以科技创新为指导,以资助新技术转化 为重点,以培育和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体 系为目标,为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并搭建文 化创新—军民融合影视文创基金、军事文化 产业联盟。
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装备新技术发展 基金会募集资金、资助新技术和重大科技成 果转化、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交易与法 律保护、专业咨询与会展、承接政府委托、 国际交流与合作;资助新技术、新产品;资 助科技成果筛选、评定及转化;资助重大技 术、重大科技成果;资助高端科技人才;资 助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对知识产权进行 法律保护专业咨询培训;进行专业培训、专 业咨询,组织会议会展;承接各类专业委托、 并组织实施;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关村华戎军民融合装备新技术发展基 金会将坚持系统孵化创新:将资本、科技、 新媒体、新商业组织、新商业模式等要素和 方法运用到军民融合进程中,进一步开展论 坛研讨、品牌推广、技术交流、需求对接、 专业展会、产品贸易、市场开拓、军工认证、 投融资服务、资助孵化高科技企业等活动。 基金会将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军民融合产业园 区建设,共同扎实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