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生态旅游发展前景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22 12:24:4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建国报道)2018 年 5 月 18 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综合性幸福产业的旅游业,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和做好生态旅游,是我们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围绕上述问题,谈一下对之的认识: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成长发展的新兴旅游形态,也是当今旅游业的一个暴热项目。······国家旅游局 2009 年把生态旅游定为了生态旅游年,为此生态旅游已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最热、最火、最时尚的旅游产品。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是以亲近大自然,走进生态保护区为主题、人们享受大自然的一种原生态休闲体验方式。当我们认识到生态旅游的定义后,首先应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对生态旅游的意义和内涵,给于了解和研究,从而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生态旅游产品,使之成为旅游者愿意主动前往的目的地。

生态旅游是针对保护环境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旅游形式,用当今时尚的话讲,就是生态旅游是新常态下的旅游特殊产品。特殊就特殊在它是游客置身于生态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欣赏、观察、享受旖旎风光及奇观异景的独特另类旅游形式。······

二、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

生态旅游是指依据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和独特人文生态系统采用旅游方式而开展的自然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悦的另类旅游方式。

生态文明是指不断克服人们活动中的负面效应而积极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应尊循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诸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而人与自然和谐则是生态旅游的根本目标。生态旅游过程中,游客通过丰富体验,进而感悟和亲近自然也就是实现生态保护的行为。故生态旅游开展的好,接受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教育的人就多,人们生态文明意识就强。换句话说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载体,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的灵魂。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实践。

三、生态旅游的特点与优势:

生态旅游,不仅提升了人们走进大自然欣赏自然景致,也提升了自然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营利的条件。生态旅游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为旅游经营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新兴的旅游热潮,(也就是我前面说的“火爆”)同时,也为发展旅游业态提供了人脉资源和发展前景。

1、目前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一是生态旅游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人们对生态意识将会不断的增加;二是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中国已建立各种自然的生态保护区 932 个,其中国家级 142 个、世界级 14 个。

2、目前存在的问题

1.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粗暴开发和盲目利用。2.景区生态旅游项目、自然环境严重失调。3.生态管理不规范,设施不完善造成了新的污染源。

四、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生态,追求美好已成为大众休闲旅游的时尚选择。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态和项目,以其自身特点更符合人们的消费心理,同时也顺应了新常态下旅游时代的发展需求。

(1)生态旅游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形式,

(2)生态旅游繁荣了地方的经济和文化

(3)带动了农村、乡镇相关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所以讲,生态旅游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它是能为我们带来巨大财富的新兴实业。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生态旅游,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能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近水楼台家门致富;生态旅游,有助于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4)生态旅游,能促进当地的传统文化,民俗的传承与光大,同时也能遵循生态规律对生态进行很好的保护;民间工艺、土特产、地方音乐、戏曲、民俗文化、特色食品等各种旅游文化元素,都能在生态旅游项目中大显身手,发挥作用;生态旅游,有助于脱贫致富,按照国务院有关法规------以旅游业发展和生态再生,作为发展经济的桥梁,达到尽快致富。

五、生态旅游应做的工作

1、做好规划······

2、培训管理人员······

3、完善服务设施、健全服务功能······

4、注重产品的更新和链条的打造······

5、提升管理质量、注重人性化服务······

6、建设精细标牌、标识和景区道路······

7、加大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垃圾处理、山体维护、植

物配置等)

8、最大限度的营造生态旅游氛围、积极做好生态旅游的市场营

销和宣传。

总之,生态旅游是一种观赏性、参与性、趣味性、差异性及吸引度较高的旅游项目,在发展生态旅游中除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和规范外,还应加大对生态旅游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把之真正列入党政工作的议事日程,努力进取的打造出内容和形式与城市居民生活不同的另类产品,使生态旅游更好的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自然的环境之中,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