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深入綦江永城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并体验了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城吹打。
团队成员与传承人共同演奏永城吹打。王智豪摄
“永城吹打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更是我们永城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刘家乐班第十八代传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道荣说道。回忆起过去,他眼中满是深情。那时候,无论红白喜事,都少不了永城吹打。大家聚在一起,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在抗战年代,永城吹打也是当地传扬“红色精神”的重要方式,给人们带来力量和希望。
为更深入了解这一非遗文化,非遗传承人之一的刘道芳爷爷邀请成员们亲身参与体验。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各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拿随后起一支唢呐,耐心地向成员们示范着如何通过气息和指法的配合,吹出悠扬的旋律。激昂的唢呐声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在爷爷的指导下,成员们跃跃欲试,纷纷开始体验永城吹打。
团队成员与传承人合影留念。王智豪摄
正如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永城吹打曾一度面临失去生存土壤。老一辈艺人逐渐老去、演奏者外出务工,后继人才匮乏等困境使得这一宝贵艺术有失传的风险。
“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的成员们计划通过短视频、非遗进校园等形式为永城吹打的传承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永城吹打这颗非遗明珠定会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蒋利强 樊姿妙)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