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合肥工业大学“根寻非遗传承,探索冀善之旅”三下乡团队赴河北省唐山市调研皮影非遗文

发布时间:2024-07-30 09:35:4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皮影传古韵,非遗秀新风。2024年7月16日,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根寻非遗传承,探索冀善之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赶赴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宴,通过观看演出、皮影知识学习、采访民间艺术家等形式开展皮影文化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唐山皮影发展现状,分析皮影戏传承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图为队员们在唐山宴前合影留念

赏皮影传情,观古韵唐山。白色幕布后、光影流转中,一出出忠君爱国、赤胆忠肝的英雄传说,一幕幕仁民爱物、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演绎着绵延几千年的中华美德。此次调研中,唐山宴中的老艺术家们为社会实践队带来了《卖杂货》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两个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化用了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等经典人物;《卖杂货》则主要讲述了卖货郎暗中探看相亲对象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唱词幽默,情节诙谐。

图为队员们在幕后近距离观看演出

访艺术大家,话皮影传承。为进一步了解皮影以及发展现状,实践队成员走访了张桂凤、程素艳等艺术家。演出幕后,张桂凤老师为我们介绍到,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5种分工,一个影班一般有7至8人,俗语有“七紧八不紧”“七忙八闲九消停”之说。皮影戏演员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配音演唱人员,二是影人操纵人员,三是乐器伴奏人员。通过采访了解到同时还得知,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播媒介不断变革,流行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挑战,唐山皮影也面临传承形式单一、表演艺人匮乏等典型问题。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唐山非遗传承发展情况,以特色促发展,以创新领传承,致力于打造冀东非遗“沉浸式”文旅体验。唐山宴作为河北首个传统文化与美食相结合的沉浸式体验地,不仅是一场美食盛宴,也是一场文化盛宴:这里的梨园盛世戏台,每天中午和晚上都在定时演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冀东文艺三枝花”的经典曲目,为游客创造了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机会。(作者:董芸彤 王心美)

图 皮影艺术家张桂凤老师为队员们剖析皮影话本

图 队员们与戏班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