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开展红色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爱党、爱国情怀,近日,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福农助村”社会实践队赴漳州市漳浦县溪坂村实践队(下称实践队)前往漳州市芗城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开展“追寻红军足迹,领会解放精神”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到达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在纪念馆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纪念碑上的16个大字格外明显,这是1992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60周年,在红楼的东南向修建的一座纪念碑,由原东路军政委聂荣臻元帅题写碑名为“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
实践队员在革命纪念碑前合影(钟雨欣摄)
之后,实践队员进入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纪念馆位于漳州芝山南麓的市委机关大院内,占地704平方米,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墙体条石垒砌,用红砖砌墙,故有“红楼”之称。馆内分设四个展室,陈列了红军攻克漳州照片、红军战利品、宣传品和游击队使用过的武器、袖章等实物,二楼展厅则为毛泽东同志当年工作生活场景的复原厅。实践队员在馆内不仅了解了中央红军攻克漳州的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漳州地区的革命斗争史,也深刻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实践队员在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前合影(游柠欣摄)
实践队员在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内听取讲解(游柠欣摄)
下一站实践队员们前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参观学习,这是一处闹中取静的小院落,一座两层砖土白墙小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不屈不挠和英勇奋斗的事迹,一楼展示了早期革命历史进程、二楼为联席会议和刘谦初房间的复原展示区,附属楼则展出了“革命战争年代之中共福建省委组织发展专题”陈列展厅。队员们在讲解员生动的介绍下,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份份翔实的史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伟人故事,了解革命先烈们为党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迹,体会他们恪守初心、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青年同志的重任。
实践队员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前合影(游柠欣摄)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刻领悟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也让他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文:张威敏、卢慧、郑焜、游柠欣 赴漳州市漳浦县溪坂村实践队)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