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立志,理想担当;红色传承,奋斗不息。为了汲取新四军之魂,铸就铁军精神之永恒,2024年7月12日至7月15日,合肥工业大学 “青春实践正当时,强国有我勇担当”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满怀激情与使命,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赴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开展以探寻新四军红色足迹,传承皖南革命精神为主题的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云岭探迹:新四军魂,深植心田铸辉煌
山高而路远,上下而求索。团队成员首先前往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深入感受“铁军精神”中的地方印记,文物见证历史、承载历史。在新四军司令部旧址里,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从一幅幅画面、一张张照片中,真切地感受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
图为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
在红色书屋的静谧中,翻阅着一页页文献、一篇篇记载,仿佛与革命先烈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深刻体会到他们不屈的意志和高尚的追求;在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里,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生动的图表、一个个精致的模型,生动地再现了新四军在云岭及皖南事变中的不屈抗争。
图为红色书屋
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等为新四军旧址而作的词均保留于云岭碑园,烈士们从未远去,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事迹永远是红色文化中的瑰宝,将激励我们广大青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面对艰难险阻。
图为云岭碑园
皖南缅怀:英烈精神,永续传承映时代
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团队前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重返当时的峥嵘岁月。在邓小平同志题词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主碑下,全体成员进行了庄严宣誓;在革命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碑前,团队肃立瞻仰,心中涌动着对先辈们的无限追思和崇敬。
图为纪念碑
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深受触动,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志。在这里,英烈与青年接力棒相接,强化对党、对红旗的信仰,加强心中的爱国主义,体会“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青年们将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
图为纪念碑
皖南追忆:英烈火炬,照亮征途耀前程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实践团队来到烈士陵园的纪念廊和皖南事变陈列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一幅幅泛黄的照片,记录着那段硝烟弥漫、波澜壮阔的岁月;一件件简朴实物,见证了革命先辈不畏艰难、艰苦斗争的历程;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诉说着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光荣历史。
图为皖南事变陈列馆
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深受触动,他们在这里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志。这些英雄的事迹,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青年们的心灵,激励着他们继承革命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图为皖南事变陈列馆
老兵忆战:铁军意志,永镌心版励后人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泾县的红色土地上,我们的实践团队有幸与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进行了一次难忘的采访。老兵曾在109团13军37师服役,亲身经历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采访中,老兵用他那饱含深情的话语,将团队成员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他和战友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和不屈不挠。老兵的故事,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让团队深刻体会到了“铁军精神”的力量。他的每一次回忆,都让团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
图为老兵合影
在泾县的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不朽精神的红色土地上,合工大学子们不仅完成了对新四军红色足迹的深刻追寻,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传承铁军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的种子。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刻理解了“青春实践正当时,强国有我勇担当”的真正含义,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合工大计算机与信息系)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责任编辑:杨炎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