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踏寻红色历史足迹,传承伟大抗洪精神

发布时间:2024-07-09 10:46:0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百年初心成大道,万里征程作雄行。从一叶扁舟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即将走过103年光辉岁月。为进一步追寻红色文化脚步,发掘红色历史资源。九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赤心报国·绿色化工,我们在行动”服务队赴江洲镇官场村开展主题为“追寻红色之足迹,锤炼坚定之信仰”的调研活动。

江洲镇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东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独特地理位置的地方。该地村民热情好客,在调研过程中耐心细致,几乎有问必答,主动向我们介绍了江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向我们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在我们表明想要采访当地老党员的愿望后,甚至主动带领我们前去采访当地的书记干部。

我们跟随村民的脚步来到了刘书记家门口,刘书记在听闻我们的来意后,也非常热情的邀请我们进入他的家中。

据悉,刘书记在1976年入党,至今已有48年党龄,是一位资深的老党员。老党员已经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依然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谈及当地的红色故事,刘书记首先就想到2020年在当地发生的那一次特大洪涝灾害。“老人和孩子留在家中,所有党员和有力气的青年村民,在外面的就要赶回来,全部都要投入到抗洪工作中去。”回忆起当时抗洪的场景,刘书记还历历在目:“太惊险了,当时堤口溃决,那个大水冲过来,我们就用满载煤矿的推簸堵,用那个煤矿一层一层的压实,堵住那个溃口。”面对滔滔洪水,军民干群团结一心,同洪水进行殊死搏斗。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可以说江洲镇如今的兴旺发展,都是当时的抗洪队伍用血汗堆出来的。

“他懂水利技术,哪里有险情,他就往哪里去。”当讨论到他的后代时,刘书记满脸是骄傲。当代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身为青年人,就是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不断攀登事业高峰;就是该担起时代的大任,将自己的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为保护人民幸福、维护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和青春。

之后我们又同刘书记谈到了江州镇更加久远的历史,刘书记提到,不论是秋收起义还是越南自卫反击战亦或是其他更多的爱国战役,都有江州镇的身影。江洲镇的抗战历史是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组成部分。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历史需要铭记。正是因为我们记得,在百余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谱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我们才能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伟大精神,凝聚团结奋斗的民族力量,激发新时代党员干部敢担当、善作为的原动力。

 

临走之际,刘书记对我们表达了殷切的期望: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着国家繁荣与民族复兴的重任。新时代的青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身祖国建设,努力学习,拼搏创新,成为有为的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对刘书记的采访,我们受益良多。我们深刻意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历史因铭记而长存,精神因传承而不变。江洲镇的抗洪英雄们用血与汗告诉我们抗洪精神的精髓——团结一心、不畏困难,众志成城、坚持胜利。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当弘扬伟大抗的洪精神,延续红色的中国精神。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精神、党的文化,汲取新征程发展路上的智慧与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欧阳文博 魏紫萱)

责任编辑:杨炎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