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宁波市江北区聚焦四大关键领域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4-06-27 10:03:3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6月13日,人民日报、央视总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代表齐聚,深入浙江省宁波市海创社区、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江北区大闸社区、慈溪市庙山村,开展“党报国社访宁波,勘见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主题调研活动。活动通过深度调研、对话研讨等形式,挖掘宁波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从而进一步推广宁波垃圾分类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全方位展现宁波垃圾分类的城市智慧。

其中,作为老旧小区垃圾分类样板的大闸小区,给媒体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闸小区所在的大闸社区党委积极发挥社区工作者的中坚力量、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居民志愿者的楷模作用以及行动力、社会组织第三方专业能力以及互联网的AI智能监控作用,通过这五方力量,按照“五导”工作程序,即标准先导、入户指导、桶边辅导、激励引导、考核督导,不断在垃圾分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主心骨”作用,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大闸社区所在的宁波市江北区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分类处理为目标,聚焦“制度建设、源头分类、收运体系、全民参与”四大关键领域,构建起“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

据了解,江北区连续6年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各单位绩效考评共性工作,压实单位对领域垃圾分类工作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一直以来,江北区把源头分类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主阵地,以300户一个点位的标准完成3轮撤桶并点,点位撤并率达102.43%;“定时定点”投放占比达97.2%;落实桶边督导物业化,实现100%“人点对应”督导,源头分类质量稳步提升。据统计,江北区累计更新垃圾投放点426个、归集点151个,垃圾房更新改造94个。在收运环节,江北区积极构建一类一车“公交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收运体系,全区共配置60余辆分类收集车和18辆转运车,推动“垃圾不落地、不混装”防止“分后混收”现象发生;2019年建成区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转运量为790吨(其他垃圾600吨,厨余垃圾190吨)。江北区已布局4个资源化利用点,年处置能力约200万吨,同时通过“人工回收站”“智能回收站”“人工+智能综合回收站”以及流动“物流回收点”等方式打造区域智能回收体系,目前已在辖区内落地317台设备并同步建成区域回收分拣中心。

在此基础上,江北区持续开展全覆盖、多层次、多样化宣教引导,各社区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培训累计达176场,集中培训人次达5.7万人。编写全市首套《分类我时尚》中小学生活垃圾课程资源包,上线甬习云课堂;创设大学生“青禾计划”志愿服务;推出垃圾分类“点单式”课程设计;面向妇女群体开设“bo绿花花课堂”专题课程等。

目前,全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100%,资源化利用率100%,生活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在江北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成为普遍社会共识,居民们纷纷自觉践行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3%以上。(孙芹)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