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宁波大闸社区探索垃圾分类多方联动模式

发布时间:2024-06-26 10:26:46 推广 来源:咸宁新闻网

6月13日,人民日报、央视总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代表齐聚,深入浙江省宁波市海创社区、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江北区大闸社区、慈溪市庙山村,开展“党报国社访宁波,勘见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主题调研活动。活动通过深度调研、对话研讨等形式,挖掘宁波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从而进一步推广宁波垃圾分类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全方位展现宁波垃圾分类的城市智慧。

其中,作为老旧小区垃圾分类样板的大闸小区,给媒体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闸小区所在的大闸社区党委积极发挥社区工作者的中坚力量、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居民志愿者的楷模作用以及行动力、社会组织第三方专业能力以及互联网的AI智能监控作用,通过这五方力量,按照“五导”工作程序,即标准先导、入户指导、桶边辅导、激励引导、考核督导,不断在垃圾分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主心骨”作用,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大闸社区从2014年开始试行垃圾分类,经过几年试验,居民的分类积极性仍旧不高,只有一部分人参与其中,更多居民依然是旁观者。2019年,社区党委发挥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社会组织各自的优势,全面推广垃圾分类。

为了营造出浓厚的垃圾分类氛围,社区党委通过道旗、地插、宣传橱窗、楼道标语、网格群“每日一分”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居民树立环保意识,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在此基础上,大闸社区严格落实撤桶并点,辖区内的锦绣江花小区原有垃圾投放点8个,撤桶并点工作推进后剩下2个;大闸小区原有垃圾投放点7个,撤桶并点工作推进后剩下2个;天境花园小区原有垃圾投放点8个,撤桶并点后,工作推进后剩下2个。同时,社区引入江北区首台AI智能柜,并在每个投放点位安装监控摄像头,对居民分类投放质量进行在线监督,监控还具有后续溯源功能。

image.png

除此之外,志愿者在大闸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组建起了超过五十人的“蜜邻微家志愿者团队”,除了参与桶边督导,大部分志愿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承担起了“流动督导员”的责任,遇到分类质量不达标的,发现一个,宣传一个、引导一个、教育一个。同时,团队成员们还在服务区域内开展“1小时志愿者”招募活动,号召每个居民都来参与志愿服务。“一年365天,8760小时,在一年当中,只需抽出1小时参与到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中来。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志愿者的劳动付出,更是一个居民意识、觉悟上的转变,让居民近距离感受垃圾分类工作的辛苦,亲身体会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说起招募活动,“蜜邻微家志愿者团队”的成员们不无感慨。

image.png

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大闸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真正做到了把“挂在墙上的标语,写在纸上的方案,停在嘴上的口号,做成落在地上的成效”。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