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社区成长伙伴计划”聚力 安华里、安外社区“一街一园”再添新亮点

发布时间:2024-06-20 16:29: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安贞街道安华里、安外社区日前以“安馨共筑 华彩启航”为主题,在安贞文化服务中心举办“贞美街园”共建主题活动。活动通过讲述“众创议事花园”“儿童友好街园”诞生记、参观体验“一街一园”打卡点、发布“贞心服务号”“贞美花草”主题书签、举办“安馨华彩”邻里花展等精彩环节,展示2024年安贞街道社区成长伙伴计划“一街一园N伙伴”项目实施成果,吸引到近百名社区居民和周边单位热情参与。

2024年初,为了更好提升社区居住品质,改善楼院环境,安贞街道在安华里、安外社区正式启动“一街一园N伙伴”项目,重点对安华里西一门至居委会沿街实施小区口岗亭翻新、老旧自行车棚升级改造、“隔空传声”儿童友好空间设计等微改造,打造出老旧小区中富有特色的“贞美小街”;同时为破解安华里一区1号楼东侧小花园乱停乱放、堆物堆料等社区治理难点,设计打造“众创议事花园”。项目启动前期,安华里、安外社区通过朝阳区“社区成长伙伴计划”,邀请深圳北站社区、上海宝兴居民区、洛阳重二社区三地社区伙伴,就如何提升居民议事协商水平,共同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开展共商共议共建,推动社区议事协商工作整体提升,助力“一街一园N伙伴”项目落地实施。

“众创议事花园”汇集“众心意”

安华里一区1号楼东侧小花园,曾经堆物堆料堆积问题突出、自行车乱摆乱放、绿地稀薄,为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安外社区带领周边单位、居民参与到花园改造的各项环节中,共同打造了一个漂亮实用、充满暖心故事的“众创议事花园”。花园内设有花园议事厅、花园故事展示区、儿童游乐区、儿童科普角、圆桌聊天区、休闲座椅区,绿植认养区7个功能区。经过居民们的集思广益,花园里的种植品种以既好看又耐养的月季、萱草和玉簪为主,这三种花的花期不同,每年从3月到10月都将有鲜花盛开;在安华里幼儿园老师的提议下,花园议事厅特别设置了一个大大的“白板”,组织儿童议事时可以在上面写板书,充分考虑了儿童看板书的习惯;花园里有专门为孩子们设计的彩虹色字母座椅和魔方座椅,有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冬天可以晒背、夏天可以乘凉的长椅,每一处细节都汇集了居民们的智慧;安外社区5号楼的热心居民王叔叔用自己精心养护的绿植花草打造了一个“儿童识花草”微型科普园,让社区多了一处生动的科普实践课堂;退休木匠周叔叔专门为小区里的流浪猫打造了纯手工猫窝,老人说:“每一处边角都得细心打磨,要不然有毛刺,会扎伤小猫。北京夏天雨水多,最外层还得刷一层防水涂料。”如今,孩子们在花园里嬉戏玩耍,老人们在圆石桌旁乘凉聊天,构筑了一幅和美的社区图景。

“贞美小街”绘就“小美好”

“贞美小街”的改造同样亮点纷呈。位于安华里一区5、6号楼南侧的自行车棚原本外墙剥落,漏雨严重,此次社区将其纳入改造项目,根据其外形酷似小火车的特点,将其改造成了一列承载社区便民服务的“贞心服务号”列车,车身上展示着由12家伙伴单位、社区居民、安华里幼儿园小朋友、家长和老师们共同描绘的为民服务愿景;安华里社区主干道上的老旧变电房同样被纳入了改造项目,社区收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将其打造成了新奇有趣的“隔空传声”微景观,每天上下学的路上都能听到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说:“隔空传声好神奇啊,我还想玩一次!”“我参与了这面墙上的彩绘,我下次还想参加!”如今,昔日的“老破旧”街区变成了一条好看好玩的“贞美小街”,焕然一新的出入口岗亭每天迎接着居民的往来,简单的一句“欢迎回家”,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

N支伙伴汇聚“大合力”

在“贞美街园”共建主题活动的当天,由“贞心服务号”伙伴单位提供义诊、义卖、义剪等便民服务,获得了居民的交口称赞;不少居民在社工的带领下参观体验“一街一园”并通过拍照打卡兑换精美的“贞心服务号”“贞美花草”主题书签;在“众创议事花园”里举办的“安馨华彩”邻里花展上,热心居民纷纷拿出自家精心养护的花草,共同营造出一片花的海洋,给炎炎夏日带来了无限清凉与活力。“贞美街园”共建主题活动在多方合力之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街一园N伙伴”项目吸引了沿街12家企事业单位及辖区周边五所高校,共同挖掘培育居民骨干力量。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华里、安外社区组织居民开展8场居民议事会,10余场楼院美化、绿地认养、清楼道清理活动,挖掘出众创议事花园志愿队、楼道维护志愿小组、议事协商带头人、儿童绿植科普园志愿讲师团、“家美小先锋”绿地认养志愿队等近60人的志愿队伍。后续他们也将继续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带动更多居民,共同推进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

未来,安贞街道安华里、安外社区将在“一街一园N伙伴”项目成果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朝阳区“社区成长伙伴计划”品牌模式,聚合更多的伙伴力量,继续推动“安馨共筑 华彩绽放”的社区愿景变成“实景美景”,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王文)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