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生命“必修课”,练“救”本领护成长
发布时间:2024-06-19 09:58: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广州市技师学院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应急救护拓展体验活动。300余名师生接受广东省应急协会志愿服务总队和广州市红十字会专业团队的专业授课,全方位了解应急救护知识和掌握救护技能,并通过考试取得初级应急救护员证书。
此次救护培训面向班主任、一线学管人员和团学干部。旨在提升师生自救互救能力和综合素养,打造一支师生齐参与的高素质应急救护队伍,完善学管线“7+1”支队伍建设,合力筑牢师生生命健康防线。
急救在心,掌握应急救护技能
此次体验活动将理论教学、实操练习及分组互动和个人体验相结合,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实践操作、独立考核等形式向广大师生传授应急救护知识。



应急培训现场
广东省应急协会行动部部长陈宜良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逐步演示心肺复苏术的正确操作动作与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正确使用方法,对难点重点进行详细讲解和反复演练。广东省应急协会培训部部长杨鹭思老师针对常见外伤示范了伤口处理方式,手把手传授绷带、三角巾包扎方法。
参训师生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认真学习应急救护知识,积极参与到分组模拟训练环节,反复练习规范操作动作,切实掌握关键技能。
活动结束后,所有参训师生参加了红十字会组织的初级救护员考核,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理论和实践的考核,达到预期效果,实现所有参训师生“持证上岗”。
防范在行,组建应急救护队伍

院长陈凤贞对培训提出要求
“学生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我们作为一线工作人员要主动自我赋能,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学院副院长陈凤贞对此提出:“沉浸式”学习,熟练掌握应急救护技能;“标准化”实践,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能力;“专业化”管理,自我赋能,做实做细日常管理;“人性化”服务,坚持“以生为本”,解决学生“急难愁盼”的问题,让服务有温度,有感情。
参训师生纷纷表示,参加应急救护培训和考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未来在校园中遇到其他人发生突发情况,有信心果断“出手”,有机会在“黄金四分钟”中拯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这是学院“以生为本、生命至上”的教育实践体现。一直以来,全校上下拧紧“安全阀”,院领导靠前指挥,压实压细校园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将校园安全队伍建设、校园安全教育与应急实践演练有机结合,构建了完善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2023年,学院实现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目前,学院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已经组建由班主任、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宿管老师、安保队伍、家长队伍、团学干部队伍、德育干部队伍、学生信息员队伍共同参与的“7+1”支校园安全建设队伍。本次应急救护拓展体验活动,成功打造了一支全员覆盖、紧急时刻可以信赖、敢于出手、能和时间赛跑、守护学生生命的校园应急救护员队伍。(张继坚 谢方园)
责任编辑:杨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