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家长和考生们注意!别上当高考招生骗局

发布时间:2024-06-18 10:18:1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很快,全国各地陆续公布高考成绩,高招录取工作也随之展开,但诈骗分子也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利用不法手段盗用考生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高考相关的一些证件等信息,对家长和考生们发送诈骗短信设置形形色色的骗局。在此,空山镇关工委要给考生和家长们提个醒,千万提高警惕,谨防诈骗套路致使经济受损。需清醒防范以下几种主要骗局:

一、“提前查分”骗局。高考结束,学生和家长最迫

不及待的想知道分数,诈骗分子可能会通过家长群或者精准到个人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链接,实施输入相关个人信息,进行指定流程操作,被盗用钱财。

二、“可修改成绩”骗局。诈骗分子谎称能通过黑客

技术进入系统改分,或称有关系可内部操作加分,实施付费改分、加分诈骗。

三、“志愿填报保上”骗局。诈骗分子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和智能手段,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而通过“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实施收取高额费用套路。

四、“补录名额、内部指标”骗局。诈骗分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的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或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设置钱财作骗。

五、“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行骗。

六、“奖学金、助学金”骗局。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高校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以符合“奖学金”“助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考生、家长押金或手续费。

温馨提示防骗局,高度警惕别上当。考生高考相关的一些证件也不能随意在网上晒,比如高考准考证、高考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高考志愿填报纸质表、大学录取通知书等,因为这些上面会有考生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录取信息等,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被诈骗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通过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官网来查询、查分、录取信息等,千万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链接,小道消息不可信,个人信息慎使用,高度警惕花样百出的骗局。(通江县空山镇关工委办公室 明南昌)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