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科院”)这片科研的沃土上,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肩负着农业科研高质量发展、服务“三农”事业的重任。然而,在这个充满挑战与诱惑的时代,如何坚守科研初心,维护科研的纯洁性和公正性,成为我们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以廉为尺,以纪为度”的理念,旨在通过加强廉政教育,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纪律意识,共同守护农科院的科研清风。
廉为尺:丈量科研行为的道德边界
在科研工作中,廉洁自律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基本准则。廉洁不仅是对个人品行的要求,更是对科研行为道德边界的坚守。在农科院这片科研的净土上,我们必须以廉为尺,时刻丈量自己的科研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首先,廉洁要求我们坚守科研诚信。科研诚信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底线。在科研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守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坚决抵制抄袭、剽窃、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同时,我们要以诚信为本,真实记录实验数据,客观评价科研成果,保障农业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廉洁要求我们抵制利益诱惑。在科研工作中,各种利益诱惑层出不穷。然而,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信念,不为名利所动,不为诱惑所扰。我们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后,始终保持一颗为科研事业奋斗的初心。
最后,廉洁要求我们加强自我监督。在科研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接受他人的监督,更要加强自我监督。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廉政建设活动,为农科院的廉政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纪为度:构筑科研纪律的坚固防线
在科研工作中,纪律意识是保障科研活动有序进行的关键。以纪为度,就是要将纪律意识融入到科研工作的方方面面,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首先,我们要加强党纪国法的学习。党纪国法是科研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纪律规定和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同时,我们要将党纪国法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和制度。5月13日,该院举行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集中研讨交流暨结业式。本届读书班是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集中研讨交流暨结业式上,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紧扣“六项纪律”,以案为镜,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交流了思想认识和学习体会。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下功夫,时刻用党纪规矩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切实守住红线和底线,不越高压线,真正做到遵从纪律、敬畏纪律、维护纪律、严守纪律。
其次,我们也要严格执行科研纪律。在科研工作中,我们要严格遵守科研纪律和学术规范,确保科研活动的公正、公平和透明。我们要坚持科学精神,尊重事实、尊重数据、尊重同行,杜绝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同时,我们要加强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最后,我们要加强纪律意识的培养。纪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纪律意识。同时,我们要加强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以党纪和廉洁为尺度,共同守护农科院科研清风
首先,我们要加强沟通交流。在科研工作中,我们要加强与其他科研工作者、同行专家的沟通交流,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共同提高。通过沟通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科研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科研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我们要加强团队建设。在农科院这片科研的沃土上,我们是一支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团队。我们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要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科院科研事业的发展。
最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提升科研质量,最近该院出台科研提质督导方案,围绕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目标导向,提升科技创新质效,应道科技人员服务农业强省建设,因所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先立后坡,久久为功。力争通过3年的实施,把科研提质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初步建立有序、高效、规范的科研工作体系,持续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打造有活力的团队,培育有价值的成果,推动各单位在竞争性项目、原创性技术、标志性成果、高水平论文、转化性收入、行业影响力等六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引领农业强省建设,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在农科院这片科研的沃土上,“以廉为尺,纪为度”的理念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和坚守。我们要以廉为尺,丈量科研行为的道德边界;以纪为度,构筑科研纪律的坚固防线,共同守护农科院的科研清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杨俊勇)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