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4)”(以下简称“2024能源品牌周”)举办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将重塑中国能源产业品牌价值”专题会上,《中国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分析报告》作为能源产业成果之一,由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产业品牌研究与发展分会和中国经济出版社联合发布,旨在深入剖析中国能源产业品牌建设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
据本书作者代表、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牟思南介绍,《中国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分析报告》(以下简称《能源品牌分析报告》)的编写与发布,标志着我们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本书基于首届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所征集的大量案例研究编写而成,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对于能源企业强化品牌建设意识、优化品牌建设措施、推动我国能源强国、品牌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她说。
会上,牟思南就《能源品牌分析报告》的编写背景、初衷、内容以及未来展望,与在座能源品牌领域专家、能源企业代表及媒体代表做了全面分享。
牟思南表示,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其品牌建设不仅关乎企业的竞争力,更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品牌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标识,同时也是展示国家形象、传递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对于提升我国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品牌发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特别是《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印发,进一步明确了品牌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能源产业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地位,多个产业规模居全球首位,能源技术装备的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然而,我们能源行业的品牌建设还是存在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发展不平衡等现象。
《能源品牌分析报告》共八大篇章,20余万字。从多个角度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包括分析当前背景与意义、回顾历程与现状、总结成就与经验,指出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建议与措施。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展示,为能源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品牌建设模式和路径,为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第一章介绍了我国品牌建设概况,梳理了我国品牌建设发展阶段,以增强对我国品牌发展历史的理解;介绍了中国品牌日等里程碑事件和重要举措, 从战略层面提出我国推动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介绍了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产业品牌研究与发展分会对能源品牌建设所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
第二章介绍了我国能源品牌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了本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三章介绍了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阐述了能源品牌与流通品牌的差异,提出了能源品牌建设的基本观点。
第四章介绍了我国能源品牌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从技术、项目、服务、人物、文化、责任等角度构建能源品牌立体形象,包括通过技术创新和 设分析报告2023生态引领建设技术品牌;通过示范工程打造项目品牌;通过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建设服务品牌;通过能源企业卓越团队踔厉奋发建设人物品牌;通过特色能源文化和精神特质塑造文化品牌;通过社会责任体系构建塑造责任品牌;通过能源企业国际交流合作塑造国际品牌等内容。
第五章针对我国能源品牌建设普遍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论述导致品牌建设不足的影响因素,以便于为改善我国能源品牌建设现状提供参考。
第六章以案例形式从不同维度介绍我国能源品牌建设情况。一方面,介绍了我国特色省(区)市及园区能源品牌建设状况,从 5 个清洁能源示范大省(区)、10 个能源转型大省(区)、30 个特色城市和 7 个园区中选取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在清洁能源示范省(区)市创建和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品牌定位和政策规划,树立品牌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总结不同区域能源品牌建设的经验,为其他省(区)市能源品牌建设提供借鉴。另一方面,本章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能源企业案例进行研究,了解企业品牌建设现状和取得的成效,为其他能源企业品牌建设提供参考。同时,本章介绍了能源行业特有的标志性奖项“绿能星”评奖情况,以及“绿能星”品牌内涵。
第七章针对区域能源品牌建设、行业能源品牌建设、企业能源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能源品牌建设的建议,包括顶层设计品牌发展战略、优化能源品牌管理方式、拓展品牌传播方式和途径、全面提升品牌资产价值、强化品牌实施保障等内容。
第八章介绍我国能源品牌建设机遇和发展趋势,展望能源品牌发展前景。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高质量推进能源产业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国能源产业品牌的国际竞争力。”牟思南建议:将品牌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提升品牌意识,推动品牌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以质量为根本,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夯实品牌根基,赢得消费者信任;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品牌竞争力,推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品牌传播,讲好中国能源产业品牌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形象。
“《能源品牌分析报告》的出版是能源品牌分会团队与各大能源企业,以及中国经济出版社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我相信,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国能源产业品牌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牟思南最后说道。(王文)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