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陈靛书法专家认证 技进乎道 探源导流 -------陈靛书法赏析

发布时间:2017-09-18 11:27:1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北京(著名书法家评论家 王有权)在每年一届的大连艺术博览会上,我连续七年看到陈靛先生的书法作品。他的作品以鲜明的个性风格,深厚的传统功底和别致的笔墨气韵,爽辣的时代气息吸引了许多书法同道的激赏。但也不乏有初入书道之人驻足指手画脚评点,我因此想起老子“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闻道。”的典论,也同时印证了陈靛之书作:“欲羽化而登仙,时超凡而入圣”。 

       

    中国书法经过近四千年的积淀,迈过了字体形成期与实用偕行期及向艺术飞升期的三个阶段。后两个阶段中,皆在字体固定框架内寻求结体与风格样式的创新。从晋至清,异体纷呈,万花竞秀。中国书法的百花园已是森茂蓊郁,炫目惊魂,古人的艺术积淀只能令后人兴高山仰止之叹。然而清末科举之废除、近代硬笔之普及、当代电脑之风靡,使中国书法断源截流面临枯竭之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书法的勃然反弹既迎合了对“文革”深毒文化的逆反之潮,又满足了世人在睹后复明的观歌之需。于是热潮所及势不可挡!不幸的是。恰在此时,西风东渐、日见其盛、文化侵略替代武力征讨。野兽派、立体派、浪漫派、超现实派,各路妖魔推波助澜。一时间,民族虚无主义之风,甚嚣尘上!流行书风、书法主义随之而起,助纣为虐。一时间昏天暗地,写者意乱情迷;观者不知所以。更有些“专家“摇旗呐喊,竞弄得“真假猴王”难分难辨,“李逵李鬼”纠缠不清!痛惜积淀数千年的中国书法瑰宝在魔霾之中日渐流失,“皇帝新装”无人敢道真相,指鹿为马谁人愿冒杀机?中国路在何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陈靛先生书法如嫩松破土,似寒梅报春。其“隶书之美;篆书之化”。犹其深植二爨张迁碑,兼容二王,融成己意。又深蕴古雅,其高标独树与古为徒攀云拏电神追雅风,使我愿引以为道友,用屈原《橘颂》末句以结:“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  王有权  (著名书法家 心理学家 资深评论家)丙申早春于大连海事大学

责任编辑:詩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