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北京(记者 杨锈祯)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支持,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首届“‘一带一路’语言文化高端论坛”于9月12日-14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刚毅、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白杰,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一带一路64个国家代表参会。
开幕式:一带一路 语言铺路
9月13号上午举办开幕式,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女士做主旨发言,她表示实现“一带一路”合作重点是“五通”,其前提就是语言互通。语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无形之路,那么规划语言发展战略与促进文化多样性就成为了“一带一路”的关键步骤。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木卡拉先生、厄瓜多尔驻华大使何塞·马利亚·博尔哈先生、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先生、秘鲁驻华大使胡安·卡洛斯·卡布尼亚依先生、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驻华大使、卡鲁纳塞纳·科迪图瓦库先生、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驻华大使伊马得·穆斯塔法先生分别做开幕式致辞。
青年倡议:做“一带一路”多元文明互鉴的推动者
开幕式后,来自中国、美国、埃及、俄罗斯、哥斯达黎加的北京语言大学优秀学生代表用汉语、英语、阿语、俄语、西班牙语郑重宣读“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交流青年倡议,他们呼吁世界青年们积极行动,学习彼此的语言与文化,做“一带一路”多元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提升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做语言、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实践者;提升自身语言服务能力,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服务者。
分论坛:东渐西传 文明互鉴
论坛将以“东渐西传 文明互鉴”为主题,下设人文交流、语言互通、文明互鉴、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保护、“一带一路”语言文化青年论坛等分论坛。论坛上,中外学者将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外人文交流、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外文学艺术交流、“一带一路”语言规划与语言人才需求、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论坛期间,还将举行推动签署或达成语言文化双边、多边项目务实合作。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迄今为止,学校已经为世界上17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6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其中很多校友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卡塞姆• 托卡耶夫,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沃图,哈萨克斯坦政府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德国汉学家顾彬,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康奈尔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北语学习过。
北京语言大学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方,全力以赴、积极筹备,努力将首届“‘一带一路’语言文化高峰论坛”办出北语特色,办出国际影响,助力“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互鉴。本次论坛作为北语五十五周年的献礼,将展示北语语言文化资源的丰富经验,为推动“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交流机制化建设添砖加瓦。论坛的举行将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语言文化领域的交流与成果共享,推进多元文明互鉴。
责任编辑:詩詩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