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在京开幕

发布时间:2024-04-25 10:17:4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喜迎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之际,“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日前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启幕。展览分为一代通人、姚陈辉映、诗心画意、书风雄强、金石寿永、写铜画笺六个单元,展出200余件珍贵书画、文献、碑拓、刻铜、笺纸等实物,比较全面地呈现姚华在诗词、书法、绘画、考据、篆刻、写铜画笺等领域的杰出才能与贡献,以期使观众了解一位才艺出众、立体饱满的姚华先生。

姚华(1876-1930),字重光,别字一鄂,号茫父,别署莲华盦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清光绪丁酉科(1897)举人、甲辰科(1904)进士,旋公派日本习法政。光绪三十三年(1907)归国,由工部改派邮传部任主事、科长。入民国后,几度当选国会议员,参政议政并参与中华民国首部宪法编纂。后弃政从学,先后执教于清华学堂、朝阳大学、高等师范、国立美专等校,先后执掌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和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他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书画家和戏曲理论家,被誉为一代通人,于颖拓、刻铜、笺纸等艺术形式皆有特别贡献,被鲁迅、郑振铎、陈叔通、郭沫若等人所盛赞。姚华是贵州近现代十分重要的文化先贤,也是清华大学初创时期清华学堂的国文教员。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贵州省博物馆联合策划的“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旨在通过200余件珍贵的书画、文献、碑拓、刻铜、笺纸等实物,比较全面地呈现姚华在诗词、书法、绘画、考据、篆刻、写铜画笺等领域的杰出才能与贡献,以期使观众了解一位才艺出众、立体饱满的茫父先生。

姚华是继郑珍(1806-1864)、莫友芝(1811-1871)后,贵州近现代十分重要的文化先贤。他与好友陈师曾声气相投,被公认为民国初年北京画坛领袖,一时有“姚陈”之称。其为人爽直豪迈,讲名节,重情义,不攀权贵,不畏强暴。与梁启超、蹇季常、熊范舆、周大烈、林宰平、陈叔通、陈师曾、王梦白、陈半丁、凌文渊、陈筱庄、邵伯䌹、罗瘿公、罗复堪、李释堪、王瑶卿等交游至深。弟子中较著名者有吴宓、郑天挺、王伯群、王文华、邱石冥、王石之、高希舜等,梨园中梅兰芳、程砚秋、姚玉芙等亦执弟子礼甚恭。姚华不寿,但留下大量文采飞扬的诗词曲赋、观点独到的考释题跋和独具个性的书画颖拓。他一生著述颇丰,晚年亲自整理《弗堂类稿》31卷,由弟子王伯群资助出版,亦有《茫父风画集》《五言飞鸟集》《菉猗曲定》《书适》等著作行世。(王文)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