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联盟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京和大讲堂第十一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4-01 10:22:1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京和大讲堂”第十一讲——《新质生产力: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直播讲座日前在莱锦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指导,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理委员会、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文创实验区文创行业党委、朝阳区政协国家文创实验区委员工作站、国家文创实验区企业信用促进会承办,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协会特别支持。中国财富网、中国网、新浪微博、微信视频号、顶端新闻、清华大学学说等平台同步直播。讲座线上线下反响强烈,全网传播量覆盖1413.19万人次。

活动现场,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与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共同开展行业研究与交流、策划举办高水平活动、打造行业学术品牌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与文旅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新质生产力“新”在哪?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文旅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范周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从钻木取火代表的农业时代,到蒸汽机代表的工业时代,再到以计算机代表的信息时代,每一次生产力的革命都伴随着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

“我们即将面临一个人机共生的新时代,生产方式正在进行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转变,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焦点。因此,科学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我们需要从社会背景、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劳动力需求方面看到它与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差异。”范周说。

结合新质生产力在文旅内容生产、文旅消费、文旅经济绿色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应用的实践案例,范周教授对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他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需要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城镇与乡村四组关系。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要技术、要创意、要人才,要有融合发展格局、要因地制宜,也要有人文经济关怀下的烟火气。(王文)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