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知与?抑与之与?”“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台上精彩授课,台下聚精会神。3月14日,180余人的大厅座无虚席,会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像惊涛拍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这是五家渠监狱民警大讲堂第63次“生日盛况”现场。
为教育引导民警深入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谱系,提升全警人文素养,本次授课特邀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文化学教研部副主任闫炜炜教授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为主题向大家授课。
授课伊始,闫炜炜教授以“孝道”入手,围绕《论语》《大学》《中庸》《弟子规》《孝经》《诗经》等国学经典剖析中国古代感恩、谦卑、敬畏的三种教育方法,从仁、义、礼、智、信角度深刻讲解了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接着,闫炜炜教授以慎初、慎微、慎独、慎友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的丰富的廉洁文化理念和实践。结合中华民族历史上清官廉吏、仁人志士、先烈的廉洁事迹,详细讲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厚德养廉、公而忘私、清正自守、光明坦荡等丰富的廉洁思想,激励听众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
讲座末,闫炜炜教授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的精辟论述进行了科学论证和详细解读,并就如何推动文化润疆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了答疑互动交流。
现场主持人在总结中讲到,闫炜炜教授的授课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既有思想厚度,又有生活温度,既是一堂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一体的精彩报告,又是一次学业务、强本领的“充电”,更是一堂学思想、强党性的“盛宴”,“解渴”又“赋能”。全警要扎实做好“学用转化”文章,积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近年来,五家渠监狱创新理论知识学习宣贯机制,深入推进巡学旁听,拓展专家讲、骨干谈的“五家渠监狱大讲堂”新模式,完善“青年民警学堂”等载体,常态化开展沉浸式、体验式现场教学,同时围绕基层治理、警务效能、廉洁从警、执法改造等方向,用好“领导干部领题、机关基层联合、民警微调研”机制开展案例式、解剖式调研,把学习成效体现在队伍高度稳定上、体现在干事创业担当上、体现在事业健康发展上,不断提高全警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民族安定团结,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保驾护航。(张乐鹏 马超楠 五家渠监狱)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