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侨港澳台学生融入国家发展 洪鹏盛世:求学人数翻倍

发布时间:2024-02-21 15:00:5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侨港澳台学生持续看好内地前景,选择回国或者北上求学的人数也在不断递增。对此,洪鹏盛世执行校长萧家庆接受记者访问时透露,仅以本校为例,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从海外及港澳台地区意愿来到内地就读升学的学员开始增长,疫情前更是达到了5100人的考生数量。在疫情三年间略有减少在4000人左右,至疫情开放后去年结束的2023年联考考生人数达到了7300人,较之疫情期间近乎翻倍。

据香港教育局于2023年公布的2024/25学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俗称“免试招生计划”)参与院校名单,2024年起参与该计划的内地高等院校将增加至138所,新增6所。此外,2019年通过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计划、港澳台联招、自主招生报名的香港学生达10433人,创过去8年新高。

越来越多侨港澳台选择内地高校

“2008年,我们成立洪鹏盛世联考中国华侨港澳台升学指导中心,目的在于吸引和帮助更多来自境外的同胞回到祖国内地来升学就读,提供相关便利即政策指导。” 萧家庆表示,洪鹏盛世目前有三个校区,北京、深圳和福州,定位各有不同。“比如北京校区主要为华侨服务,深圳校区定位为港澳服务,而福州校区定位为台湾服务,因此三个校区的学生生源组成也主要以定位面向群体为主。”

1.jpg

萧家庆(中)在2024开学典礼上发言

萧家庆透露,自三个校区建立开始,每年的生源都有明显的增长,主要是因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学生愿意来到内地就读。

萧家庆在工作中接触到很多侨港澳台的学生家长,他明显能感受到,家长们对于内地教育的认可度也在逐年提升。“来咨询的家长普遍认为国外的 ‘快乐’教育并不能让孩子具有拼搏意识,反而可能会养成孩子松散的生活状态,而中国内地的大学,不论是治安还是教育系统对学生的关注度,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形成保护,”他说,“从教学质量上而论,中国内地的大学国际排名也在逐年提升,竞争力不容小觑。”

2.jpg

2023年深圳校区全体考生毕业合照

据悉,目前中国做此类业务培训的学校大概有二十几家,但是完全服务于侨港澳台的学校仅有三家。“15年来,洪鹏盛世一直保有初心,也因此,我们对于学员的升学规划十分细致。”他举例称,2021届有个香港籍的孩子,从小到大因为专攻武术学习的原因导致文化课不佳,为了让这个孩子圆梦,学校特别为其申请了“以武术特长生身份入大学”的机会,而此前,还尚未有过港澳台考生通过特长生身份进入高校的案例。

华侨港澳台培训不属于“双减”范畴

“我从事这个教育行业已经有整整六年,如果算上大学期间兼职一些家教,那可能有将近九年时间。”他说,“我对内地的教育非常看好,也亲身感受的到内地教育质量及重视程度在逐年提高。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想把学校做好、做精,服务更多的华侨港澳台子女。”

不过萧家庆坦言,在完成梦想的过程中也的确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双减”政策推行后,他们偶尔也会“被误伤”。他向记者科普道,“双减”政策的全称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所以减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而校外培训负担的面向群体是在于让要面对中高考这样高强度强竞争的人生大考前可以尽量避免过多的校外培训负担。

萧家庆解释称,洪鹏盛世所经营的范畴并不属于“双减”范围。

谈及原因,他具体表示,其所经营的华侨港澳台联考的课程培训和面向的华侨港澳台群体,一是学生年龄段都在17-22岁之间,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二是华侨港澳台群体不参加国内普通高考,有独立的升学通道,不占用高考名额,也不占用教育资源,区别于减负标准。“最重要的是,因为华侨港澳台考试的考试内容为内地及港澳台两岸四地知识点内容融合而成,形成了与国内普通高中课程全然不同的课程体系与内容,而双减规范的培训机构则是针对国家标准课程的培训,港澳台侨联考的培训不属于国家标准课程。”

邀台青来陆拼搏 “小确幸”需得看过世界

来自中国台湾的萧家庆本人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我从联考中国毕业后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后来又选择回来反哺母校,为学弟学妹服务,帮助他们进入理想院校。”

对于有意愿来到内地发展的台湾青年,萧家庆也给出了他的建议,在大陆教育相对比较“内卷”的情况下,来陆求学的学生需要在上进心和拼搏上做足准备。他提到,“小确幸”没有错,但希望台湾青年一定是经历过人生波澜曲折或者见识过世界开阔之后,再做出决定。宝剑锋从磨砺出,大陆,或许就是那块最好的磨刀石。(张庆)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