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伟刚,作为一名在军营里挥洒了15年汗水的热血男儿,退伍后始终保持初心,2021年7月响应省直定点帮扶的号召,依然选择到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岭垄村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并在2年任期届满后,主动请愿再干一届。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地方工作几十年,他始终保持军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满怀忠诚于党、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做到初心不改、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军人本色绘就人生最美华章。
入户调研晓村情 主题宣讲传党音
乡村振兴工作中,他作为第一书记。在驻村期间,不停走访调研,了解每一户村民的基本情况,始终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先后召开村务工作、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建设推进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及主题教育学习活动等各项会议110余次,传达学习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当好国家政策的宣传员,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想法设法谋出路 真帮实扶促振兴
岭垄村位于丹巴县城东北方向,距离县城7公里,整村海拔1950米—2500米,虽然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但属于典型的高半山村,村域山高谷深、平地极少,由于投入不足和产业优势不明显,导致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增收乏力。针对村里发展的实际困难,在专家的指导下,他带领着村支两委认真梳理村庄产业发展思路。他为村里先后争取政府投资650余万元、社会帮扶15万元,建好资金“蓄水池”,建成通村硬化路、堡坎、护栏13.3公里,修建折龙组村民活动中心和篮球场的硬化工作,打通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最后一米”。同时,还整合资金120余万元,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优质资源,采取“村集体+党支部+脱贫户”的模式,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村的新路子。此外,为了解决村民农产销售难得问题,他还
积极对外联系企业、单位,通过消费帮扶助力村民实现农副产品销售190万元,年人均增收1769元。
美化人居靓村貌 移风易俗更文明
从2021年开始,岭垄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统筹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针对村里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多,留守老人、孩子多等实际情况,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暨移风易俗示范户”评选活动暨孝老爱亲示范户、乡村振兴示范户、移风易俗示范户、绿色环保示范户、美丽庭院示范户,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岭垄村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重点帮扶优秀村”省级“脱贫观测村”“传统村落”等称号。雷伟刚同志的工作也得到了丹巴县委、县政府高度肯定,并于2023年7月连任墨尔多山镇岭垄村驻村第一书记。8月,《中共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的通报》(川委厅(2023)27号)文件通报,在帮扶丹巴县考核中,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作为定点帮扶单位综合评价为“好”,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直机关工委、农业农村厅和省乡村振兴局印发的《关于通报表扬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通知》文件通报,雷伟刚同志被评为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两年多来,他脚踏实地的干劲、求真务实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百姓们的肯定,看到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雷伟刚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感到由衷的开心、自豪,雷伟刚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争做岭垄村乡村振兴的领跑者和践行者,立足乡村振兴一线,有一份热、发一份光,让村民过上更幸福的日子,共享改革开放的美好成果,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接续奋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刘峰)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