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五融强五力”的主题,培育“六带”示范和建设“七个样板”工作路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坚持“融”的导向,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融入民族工作全过程。
健全组织机构,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实效
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进,把示范创建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有机结合,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参与、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拓展到各个领域,形成了衔接紧密、特色鲜明、延伸到底、全面覆盖的工作体系,汇聚共建共创强大合力。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内容,确保党员干部民族理论政策学习教育常态化,实现学习全覆盖。借助教育基地、“新时代大讲堂”“党支部示范行动”“一年四季看威宁”等载体,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专题教育融为一体,与理论学习提升干部凝聚力和向心力。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党建结合起来,在“美食街”“火把节”“花山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节庆日,开展文艺演出、篮球比赛等民俗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融媒体、展板标语、省民族歌舞团巡演等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文化宣传,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民生改善,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群众基础
威宁大力抓好民贸民品政策落实工作,现已认定了民族贸易企业共计18家,民族贸易企业总资产达5.54亿元,总销售额达到4.77亿元,其中民族贸易额3.74亿元。切实发挥好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补助资金作用,2023年省财政厅、省民宗委下达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补助资金1000万元,重点以民族村寨基础设施补短板、特色产业发展等项目为重点,启动实施了板底乡板底村等民族村寨建设项目,有力助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坚持集团化办学方向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丰富创建载体,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全县发展大局,围绕威宁游击团旧址、云贵红军桥等红色资源,通过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式打造雪山镇红色文化示范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为核心打造草海环海旅游带,建设北坡“民族团结示范林”,建设“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图文并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园健康步道文化,提质打造“六进+N”示范点,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广场43个,创建县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98个,形成民族地区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冶付娥 威宁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