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指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石椅村干部群众并点赞:“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石椅村从灾后重建村到全国文明村,是北川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点赞。
近年来,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四大班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开展各项工作,做深做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六篇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城乡融合”的发展路子,各族人民汇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强大合力,经济社会呈现出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喜人格局。
铭记关怀、不负重托、感恩奋进,该县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与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北川县石椅村干部群众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将经济建设作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结合县域资源禀赋将全县划分为“安昌河新型城镇化发展片区、青片河文旅融合发展片区、白草河精品农业发展片区和都坝河农旅融合发展片区”4大功能区域,构建“五大链条”产业蓝图,着力在精品农业提质发展、现代工业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全域兴旺等方面下功夫,聚焦通用航空、安全应急、文旅、苔子茶、食品医药等五大重点产业。狠抓农业提质,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抓实品种改良,加快发展食品、茶叶、医药产业,打造羌食汇区域品牌,实施品牌建设“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五大行动,形成“羌食荟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培育模式。围绕建设全国禹羌文化全域旅游目的地目标,加快打造科技文创和康养休闲旅游园区。依托全世界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址、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县、科普示范县和“一中心九台站”防震减灾资源,加快建设应急救援中心西北分中心、多灾种体验馆与应急管理教学基地,推动更多应急产品“北川造”。2023年11月26日,全国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该县上榜2023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至此,北川县从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跻身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2023年11月29日,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委员会批准了川通7号北川—金堂低空目视通道、54平方公里的川协7号无人机试飞空域开通,标志着北川通航产业步入新征程,为北川加快建设西部通航产业创新高地和全国通用航空装备制造先行区提供有力保障。
该县将社会建设与民族文化发展深度融合,在全省率先开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立法工作,创新“三治协同、共创和谐”社区治理模式,运用“三羌”(羌人、羌风、羌俗)调处法,创新“360”党支部净化模式,提升治理效能。构建“四同心·四同乐”(“四同心”:同心广场、同心馆、同心苑、同心梦工场;“四同乐”:乐动”体育节、“乐舞”艺术节、乐学”读书节、“乐思”科技节。)工作体系,将文化进行产业化转化,支持大禹文化及羌绣、草编、水磨漆等非遗文化进行创意设计和研发,建设羌茶、羌漆、羌绣、草编等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非遗就业工坊,大力发展农文旅相结合产业,把民族特色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以特色村寨、特色种养产业、民族文化体验、民族创新产品、民宿为主的农文旅发展综合体。开展“旅游促三交”、“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同运动一家亲”等活动,使各民族情感纽带更加紧密牢固、交往交流交融图景更加丰富多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北川县各民族撸起袖子加油干,奋斗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春天。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76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省51个少数民族县经济发展排名跃升至第7位;连续创建1个5A级、4个4A级和1个3A级旅游景区,摘下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9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52个,发布“羌食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北川苔子茶、花魔芋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苔子茶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今年茶叶已获得金奖13个,茶叶远销国际市场,“大禹门前树 千年苔子茶”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靓丽名片。先后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县域经济发展模范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羌绣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众多荣誉,上榜首届“中国文化百强县”,打造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该县各族人民时刻铭记党恩,用大责与大爱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以感恩之心引领大爱接力,在新时代感恩奋进中收获满满幸福,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和诠释出新时代好故事,他们中有共产党人楷模兰辉、二十大代表陈云珍、全国人大代表余绍蓉、“钢腿女孩”牛钰、“敬礼娃娃”郎铮等一大批优秀人物。全县各族人民在感受党恩享受幸福之际,自发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2019年国庆前夕,该县桃龙藏族乡的藏、羌、汉、回、苗、傣等13个民族的群众经过10天的精心刺绣,成功绣成了一面长2.4米、宽1.6米的国旗,以“绣制国旗”这种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的二十大代召开前,该县绣娘陈云珍带领20名绣娘耗时7个月绣成了一幅长达2米,高约1.5米名为《初心》的羌绣作品,绣布上绣着文字“各族儿女永远跟党走”,将《初心》的羌绣作品送给相关部门。永昌镇纳溪村96年出生的李莉租赁村民的200亩土地发展家庭农场,实现产值达到200余万元,为了抒发心中的喜悦、喜迎党的二十大,李莉请来20多名村民采摘了2000斤朝天椒,在院坝里拼成了一幅长14.4米,宽9.6米的巨幅党旗,在党旗上用20斤金黄玉米拼成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党徽。坝底乡羊角村贫困户代国成脱贫致富后,其在西藏打工的儿子得知家庭与家乡的变化,专门从西藏买了一面党旗扛回家,将党旗悬挂在自己家的房顶上,以表达感恩之情……
不负厚望拼搏实干,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北川羌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在抗震救灾中众志成城、在灾后重建中浴火重生、在脱贫奔康中接续奋斗。接下来,24万北川儿女在新征程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地续写好经济繁荣、山河秀丽、人人幸福的北川答卷。”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党组书记、局长席增斌如是说。( 赵海燕 红日)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