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道发展走笔

务实与效能,读出齐鲁样板攀升新数字
发布时间:2024-01-03 12:24:3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秋风劲吹,丰收在望。节的履历翻过,耕耘这片土地的人们,美好愿景中结满了果实。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道将红色信仰铭记心中,躬身耕耘这片热土,洒下汗水与智慧,他们被称为“拓荒牛”;这支团队忠诚事业扎实干事,担当付出,被称为“老黄牛”;他们以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脉络,去描绘富美乡村的美景,他们被称为“孺子牛”。

下功夫打好振兴基础,绘出乡村富美安居图

党建是底色,百姓生活质量是线条

面对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的新课题,新高度,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道领导班子凝神聚力,统筹安排,逐项落实,获得了新成果与老百姓新的满意度。

昌邑市都昌街道立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实现了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

上好服务“助推器”,让粮食生产更好。该街道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倾力做好服务工作,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开展各种农业技术培训12次,深入村庄、田间送农业知识、生产技术100余次,有效推广了新技术、新科技;提供良种、肥料等推送服务330多次,保障了良种、肥料供应及时、供应到位;检修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拖拉机等各类农业机械380多台套,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打下了坚实基础;投资533万元重建渔洞埠生产桥及蓄水闸,解决了11300亩农田灌溉、排水问题,确保了旱涝保丰收。今年,全街道夏粮产量达13000多万斤,秋粮产量达17000多万斤。

舞好龙头“指挥棒”,让优势农业更优。大姜是都昌街道的传统优势农业,每年种植大姜近20000亩。为把传统优势农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强引擎,街道党工委依托辖区内“山东琨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宏大生姜市场有限公司”两大“省级龙头企业”市场,积极为姜农提供生产、科研、洗姜、收购、运销一条龙服务,并致力打好“金融+、智慧+”组合拳,创建了“中华大姜网站”“中国昌邑生姜指数网”“畅e智慧生姜平台”等,从而有效推动了大姜产业提质增效。“昌邑大姜”被评为“好品山东”品牌,“鲁昌宏大”生姜品牌成功入选2022中国农业品牌名录。

吹响特色“冲锋号”,让高效农业更强。街道因地制宜,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格局,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实现“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有效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生产难题,促进了特色农业发展。目前,该街道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到目前,已发展芦苇5000多亩,莲藕3000亩,山药300亩,葡萄大棚600亩,西红柿大棚300亩,蔬菜大棚700亩、猕猴桃60亩,大樱桃40亩,特色农业成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新引擎。

以铁的信念扛起乡村振兴重任,打造乡村振兴高度

先锋举起,社会合力,攻坚克难一路凯歌

红色引领,以提民生福祉;先锋带头以硬骨头作风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自城乡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启动以来,都昌街道按照上级有关部署要求,统筹自身实际与工作标准相结合,扎扎实实打基础,因地制宜谋创新,先后扎实完成人员信息摸排、网格力量选拔、服务阵地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全面完成城市社区“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四级治理架构搭建,将8个城市社区重新划分为84个网格,27名社区专职工作者、223名楼栋长全部充实到各城市社区,切实选优配强力量,在制度、人员、模式等方面填补了长期存在的基层治理工作空白。同时围绕“服务”这一基层治理核环节,通过吸纳志愿者、资源对接、理念营造等方式,创新性开展了居民技能培训、“美德”银行、青年人才党支部助力疫情防控、谭宝琴等优秀网格员事迹展播等多元化服务活动,网格化治理成效日益凸显。

为党凝心聚力铸魂,从严抓好党员教育新模式。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也是党的自身建设和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切实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养,着力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先锋模范队伍,近年来,街道组织党员每年进党校培训1次,每次不少于24课时,创新性开展了“都昌夜校”、青年人才党支部实训基地、“春季第一课”等党员教育活动,实行“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依托“党员网络学院”、街道党校、迎禧社区党校等教育载体,累计培训39期,培训党员5000人次。同时紧密结合庆祝建党101周年、“我来讲党课”、“发现榜样”等当前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党员教育实效,确保真正将党的最新理论知识、会议精神、文件要求传达培训到每一名党员。

“每一堂课的质量和水平都很高,我都在不停地记录,生怕漏掉了什么重要信息,真心期待下一次的相遇。”谈起开展的青年人才培训活动,家庄村返乡青年宋亚静深有感触。为进一步夯实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都昌街道整合各项资源和功能设施,将青年人才实训基地设在迎禧社区,把青年人才党支部建成学习培训、提升素质的学校,建成锻炼党性、施展才华的舞台,建成相互关心、共同发展的家庭,不断增强青年人才思想认识和社会服务参与度,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增能提效,绘就村级治理新画卷。“想为村里干点事但总苦于没有路子,看到各位优秀书记擂台赛上的发言,我一下子又有了年轻时的豪情,也突然间明白了该如何干!”南裴村党支部书记徐世林决定学习先进做法,搞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都昌街道每月组织各村党支部述职评议,每次选10个村进行口头述职并进行打分,成绩纳入年底绩效考核,树立起优秀典型,杜绝“做好做坏一个样”的现象,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持续掀起基层建设热潮。

为打通基层治理瓶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昌街道以“三个提升”助力村级治理增能提效。着力提升村级活动场所,在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打造党性教育基地、社会组织服务基地等功能阵地,提供便民服务、开展教育培训、组织文体活动,有效发挥村级活动场所的综合作用。着力提升村级组织力,82个村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实行党员项目化管理,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各个项目,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巩固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提高党员干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坚持将探索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运营模式创新作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与优然牧业1.8万头高产奶牛示范牧场、恒达电商仓储中心等重点项目推进深度结合,切实化解村党支部班子能力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无门等现实问题,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项目”的领办合作社模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用优良服务搭建乡村振兴桥梁

铺一面红色网格线路图,社会平安“线上”来临

今年以来,昌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平安建设工作要求,按照“三三五七”思路,深入开展高标准、宽领域、多层面的平安创建活动,积小平安为大平安,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昌邑。

为进一步提升平安都昌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都昌街道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网格为抓手,构建起“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形成了智慧化、精准化、高效化的基层治理服务体系,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社情民意勤收集,排忧解难促平安。为了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网格员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方式。线上所有网格全部建立了网格微信群,确保每家每户、各经营主体均有人进群,做到有问题及时反映、及时反馈、及时解决。线下网格员每日进行基本走访,每月完成一次全面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各项需求,真正做到了“人到格中来、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今年以来,网格为群众提供工作、生活、就业等各方面服务2300多人次,解决矛盾纠纷等各类难题268件,有效减少了矛盾上行,赢得了居民的普遍好评。

敢于担当,勇于付出,大地才变得肥沃,他们浇灌、修剪,民生幸福才变得绿树长青。相关事实证明,老黄牛精神一旦与党的信念与发展战略融为一体,便会释放出双倍的能量,将真实收获变得更加丰硕。(鲁政宣 潍众闻 昌广讯 余庆)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