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聚焦山东省昌邑市饮马镇创新方略

划出民生质量新赛道,提升福祉跑出新速度
发布时间:2023-12-29 14:21:0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秋风吹过,大地绚丽。党建引领是山东省昌邑市饮马镇发展的加速器,红色文化是他们延伸的血脉,党的信念铸成了他们为民干事的骨气。党建引领已跑出项目“加速度”,党建引领已绘出全面创新“新画卷”,党建引领已筑起高质量发展“新台阶”。党委领导班子是党建工作的聚力器。他们领好头,抓党建着力在明确责任上;把好方向,把党建发力聚焦在促进发展上;正好行,把党建体现在作风转变上;理好事,把党建力运用到强化保障上。

先锋谋发展,绘一张高质量发展作战图

激励聚能量,启智慧,布攻势

高点定位,以谋全局;精细落实以求效能。在造访山东省昌邑市饮马镇领导班子时,了解到他们的设想、措施、目标都按打造齐鲁样板的标准进行。

饮马镇位于昌邑市南部,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万亩,辖34个村,3.6万人。有高标准农田4.6万亩,苗木基地1万亩,古梨树群2000多亩,有西汉大司马霍光封地、商周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10多处。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精神文明乡镇、省森林乡镇、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镇、省卫生乡镇、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

夯实基础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以传统的粮食产业为主,小麦、玉米种植历史悠久,全镇小麦种植面积4.6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80%以上,亩均产量550公斤,年产量2.5万吨。近年来先后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农田连片治理项目,改造提升排水沟渠3万多米,农田精灌覆盖率、田间道路通达率达100%,农田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小麦产业实力不断壮大。

建设联合体打造品质原粮主阵地。以品质原粮基地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优质麦产业。借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行土地流转和托管服务工作。同时,拓展利用农业上下游资源,充分发挥金浩面业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整合昌邑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昌邑市为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昌邑市凤翔家庭农场、昌邑市英杰家庭农场成立昌邑市优质小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行“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市场”经营模式,形成了小麦育种、培育、仓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相关产业产值占全镇农业总产值超过75%,产业优势突出,激活乡村振兴“强引擎”。

科技加持培育农业产业新动能。积极与省农科院、潍坊农科院合作,搭建潍坊市现代种业科研创新平台1个,建设小麦培育展示基地150亩、育种基地6300余亩。投资50万元搭建智慧农业平台,安装管式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仪、虫情检测仪等先进设备,用大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性、精准化的指导。市镇农业技术人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用科技赋能种质资源和田间管理,小麦产业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

产业融合推动农业链条不断延伸。饮马镇在发展小麦产业的同时,积极向现代高效农业拓展,目前特色生态果蔬家庭农场达到31个,省级示范社(农场)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山阳大梨、大谢西红柿、大岭西瓜、天福园葡萄、“千祥”面粉等成为知名品牌。投资7.5亿元建设数字化高效农业示范园、潍水苗木种质资源基地、绿色生态果蔬示范基地,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27亿元。目前,数字化高效农业示范园的“番茄工厂”“草莓天瀑”“繁花视界”已投入运营,农业产业链条持续完善。

先锋助发展,启动高科技快车

强势产业奔向征程,每个站台都有绮丽风景

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施工正酣,一片火热;数字化高效农业示范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站在博陆山上极目远眺,林木苍翠、硕果累累……天高气爽的金秋时节,走进饮马镇,一幅民富村强新画卷跃然眼前。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饮马镇抢抓机遇,跑项目、调结构、兴产业、优生态、惠民生,使全镇经济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生态环境焕然一新,民生福祉大幅改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突出“转”瞄准“新”,产业发展搭上高科技“快车”。11月2日一大早,记者在昌邑市润华纺织有限公司的仓库内看到,工人们正熟练地对家纺产品进行装袋打包,准备发货。企业生产车间负责人温雪建告诉记者,为了应对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活动,企业提前备足了货源和打包材料,改变直播时间和发货次数,希望能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斩获更多订单。“1号——3号是‘双十一’开始的第一波活动,经过预热和准备,我们在1号当天晚上的销售量达到2万5千单,预计三天的订单能达到5万件左右。”温雪建告诉记者。

据悉,昌邑市润华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织布、纺纱以及床上用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的纺织企业。自电商行业兴起以来,企业瞅准时机,凭借充足的货源优势,打造了一处集生产、加工、直播、销售、物流于一体的云仓基地,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新路。目前,云仓已经投入使用,直播基地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11月底投入使用。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搭上“数字”快车,得益于饮马镇站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谋划产业布局。今年以来,饮马镇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逐步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同时,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和一号工程,通过提供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成立专门的项目办,争取了大量的新项目、新企业落户饮马。

突出“转”,瞄准“新”,饮马镇坚持“以工强镇”战略,拉动工业经济稳步上扬。目前,全镇12个重大重点项目全部超时序推进,高新技术、纺织、管材制造、机械加工、粮食加工五大产业集群助力经济蹄疾步稳、多点开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8家,饮马工业园区落户企业达到30多家。1-9月,饮马镇18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产值为8.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5%;工业技改完成2.04亿元,同比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3亿元,同比增长42.85%;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完成1.3亿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0.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65%。

先锋催发展,锻造特色产业品牌高标准启动

八仙过海,有胆识者显其能

引龙头,创品牌,农业培育点面成线。前不久,昌邑数字化高效农业示范园的“草莓天瀑”日光温室刚刚完成种植的15万株草莓苗,目前长势良好,工人们正在进行日常的管护,首批草莓也将在11月底上市。另一边,作为潍坊市重点项目的北方农品汇加工产业园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工人们正抢抓施工有利条件进行棚架搭建,现场一派火热。

“项目建成后,将围绕大姜、马铃薯等农产品的二产三产链条延伸,发挥北方农品汇加工产业园项目优势,进一步提升预制菜加工、精深加工、仓储物流能力,稳定市场供给,满足市场需求。”项目施工负责人谢光有告诉记者。

农业兴则百业旺,百业旺则百姓安。这是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饮马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成效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饮马镇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农业科技引进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着重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发力,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培育一批标杆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优势产业基地和龙头品牌,进一步促进农业优势产业集聚,为昌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北方农品汇、数字化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强势推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4.6万亩;聚焦农业芯片“种子”,搭建潍坊市现代种业科研创新平台1个,英杰家庭农场、种业公司、隆达种业培育小麦、蔬菜良种3个,金浩面业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量位居全省前列,实现粮食全产业链增产节损,牢牢守护粮食安全。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饮马俨然已描绘出了一幅农业蓬勃发展的火热画卷。

先锋秀发展,向外界出示生态文化名片

饮马文明墙里开花墙外红

优生态,强服务,乡村释放美丽红利。饮马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千百年来,“秦王饮马”“唐王东征”的美丽传说代代相传;博陆山周围,历史人文资源更是丰富多彩。这些无疑成为饮马镇文化生态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底蕴所在。

如何塑造文化生态旅游品牌?饮马镇用行动书写着自己的答案。

近年来,饮马镇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开发理念,以保护、恢复、培育为主,重点发展博陆山景区原生态景观,全面提升区域环境品质,打造绿水环绕、鸟语花香、苍翠欲滴的美丽田园风光。并以此为依托,积极做好融合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举办“山阳梨花节”,做大做强特色旅游品牌,形成了“春观花、夏赏绿、秋尝果、冬品树”、“游千年梨园,品梨花水饺”以及“认养梨树,休闲采摘”等特色旅游服务,创新推出了梨花水饺、梨花菜系等特色餐饮和“梨花饼”“梨花糕”系列游客伴手礼。每年“梨花节”接纳游客20万人次,直接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500多人从事旅游服务,旅游门票、餐饮等总收入近亿元。让这个原本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也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美丽乡村带来的发展红利。

今年以来,饮马镇进一步完善博陆山景区格局,依托自然景观,因势造景,先后建设了烟雨亭、爬山廊、梦缘百合、桃源深处、春来轩、遗址公园等景观,进一步丰富了景区内涵,提升了景区档次,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游玩。同时,依托“一山一水一园”(博陆山、潍河、千亩梨园)自然资源,以“千年梨花”“活力潍河”为特色,实施“梨花水镇”项目,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

项目推进增活力,农业发展添助力,乡村旅游兴人气,乘着二十大的东风,饮马镇将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围绕“精”字,突出特色品牌,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端精致的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真诚付出,时光记载。他们党建工作统领全局,廉政砥砺作风,务实创造效能。每一项成果的清单,与新时代战略发展旋律相契合。(鲁政宣 潍众闻 昌广讯 余庆 高远)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