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南华县红土坡镇:创新“望闻问切”工作法 促进“监测帮扶”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3-12-28 14:56:2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南华县红土坡镇结合工作实际,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创新“望闻问切”工作法,以“望”察民情、以“闻”知民意、以“问”晓民声、以“切”出民方,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监测对象把脉问诊,及时解决存在问题,补齐工作短板,推进乡村振兴监测帮扶工作行稳致远、纵深迈进。

image.png

 细心“望”,做到“眼观六路”

推行网格管理。全面推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村为单位,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按照“地缘相近、居住相邻、适宜管理”原则,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的网格体系,坚持把所有农户纳入防返贫集中排查范围。

推行排查“六看”。入户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在发现问题上做到“六看”,看住房和饮水安全、看有无辍学学生、看是否患有大病、看孤寡老人有无赡养、看(房前屋后室内)人居环境、看群众精神面貌。通过入户走访,既看以前帮扶措施与成效,又看群众生活现状与所需,更看群众精神面貌与期盼。

image.png

耐心“闻”,做到“耳听八方”

一线听民声纳民言。敞开门广纳民言,坐下来倾听民意,走下去汇集民智。帮扶责任人与外出务工脱贫户、监测户电话互动,聊近况也聊务工收入,与脱贫户、村干部、周围群众拉家常、聊政策,听取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对干部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与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结“亲戚”,俯下身子,用心倾听民声,真真切切把他们在收入、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诉求,装在心里面,写在本子上。

一线化矛盾解难题。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乡村振兴领域信访事项进行摸底排查,及早掌握区域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由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按期开展接访活动,对群众诉求进行现场登记、面对面答复,帮助群众了解政策、疏通心结、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全力以赴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家门口、消除在萌芽状态。

image.png

热心“问”,做到“细致入微”

在“问”中掌握政策落实情况。采取“走下去”和“带回来”相结合的方式,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在走访排查中,热心询问农民群众特别是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身体和健康状况,子女就学、医疗报销、产业发展、就业务工、收入支出等情况,问帮扶满意度、问创收思路、问邻里关系、问具体要求,在问中掌握政策落实情况。

在“问”中发现问题与不足。通过“问”,全面掌握群众家庭现状,准确把握返贫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通过“问”,进一步了解群众对帮扶项目及资金落实的满意度,听取群众真实的意见建议,查找帮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同时,给他们详细讲解当前国家强农、富农、惠农的相关政策,传播党的好声音。

image.png

精心“切”,做到“对症下药”

通过会诊开出良方。结合“望、闻、问”收集到的信息、了解到的情况、征求到的意见,精心“会诊”、开出“良方”。对疑似风险户同步纳入当月排查工作,乡镇、村每月一分析、每月一研判,及时了解监测对象风险变化情况,按程序分别提出新增和解除监测对象名单,县级复核研判后,按季动态调整,及时录入系统。   

通过排查整改落实。及时建立问题台账,按照时间节点分片整改销号,做到当天发现、当天反馈、当天交办。通过落实落细集中排查各环节工作,切实消除政策落实漏点、帮扶措施盲点、返贫致贫风险点,提升排查工作实效。截至2023年12月,全镇9个驻村工作队共累计反馈监测预警信息4批次106条。目前全镇共自查问题54条,已完成整改38条、正在整改16条,切实做深做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尹正斌  鲁丽华)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