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杨集镇:践行沂蒙精神 谱写新时代党群关系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12-20 16:36:3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这首已经传唱了70余年的《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巍巍蒙山、滔滔沂水,更唱响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带有地域特质,又跨越地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产生于特定时代,又超越时代,具有永久生命力和强大感召力。近年来,杨集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把沂蒙精神贯穿到旗帜鲜明讲政治、走在前列谋发展、联系群众解民忧上,在全镇形成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的良好风尚。

常规式党员培训。沂蒙精神历经不同时期的提炼和升华,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色资源,成为沂蒙精神的重要承载和鲜活记忆。弘扬沂蒙精神,就要挖掘利用好各类红色资源,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发扬,让沂蒙精神历久弥新、永葆活力。杨集镇坚持把学习沂蒙精神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村级党员固定活动日学习,作为党员培训、党委书记上党课、支部书记上党课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5次,党委书记上沂蒙精神专题党课2次,党支部书记讲沂蒙精神专题党课16次。

沉浸式小院宣讲。杨集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核心,充分利用居民小院、文化走廊、文化广场等便民阵地开办“宣讲小院”、“理论宣讲家庭站”等特色阵地,让微宣讲释放“大能量”,利用最美家庭、孝老爱亲家庭、人大代表家庭、政协委员家庭等先进集体,常态化开展沂蒙精神宣讲活动。目前,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学”活动160余场次,累计受众3000余人次,切实做到宣讲工作延伸到“家”,沂蒙精神扩展到“心”,方便了群众,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创新式沂蒙小曲。杨集镇扩宽工作思路,在着眼基层、着眼群众中下大力气,在文体活动普及上做文章,着力抓好群众文体普及这一中心工作。以“文化春风遍杨集”工程为基础,充分发扬琴戏曲、百姓名嘴等文化自乐班作用,编排了一批以弘扬沂蒙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孝道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小曲、快板词、顺口溜、扬琴戏曲,再现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目前,全镇已开展演出活动10余场次,受众人数达800人以上。

分众式演讲比赛。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针对青少年学生,推动沂蒙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小小红色讲解员”宣讲比赛活动;针对镇内企业、两新组织群体,开展“弘扬沂蒙精神、提高治企能力”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演讲比赛,评选弘扬沂蒙精神好少年、最美青年、好党员、群众标兵等典型代表,推动沂蒙精神在全镇薪火相传。

暖心式志愿服务。践行沂蒙精神,志愿服务先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创新打造“幸福小院”志愿服务活动综合体,聚焦“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成立以“践行沂蒙精神,传播孝善先进文化”为宗旨的“孝”文化志愿服务队。将每周六设为“红领巾”志愿服务日,每周日设为“寸草心”志愿服务日,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托,用心守护“朝夕美好”。

在弘扬沂蒙精神的过程中,杨集镇将立足于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为群众、勇担当、多奉献,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道德建设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推进践行沂蒙精神走深走实。(宋法强)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