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水啦!通水啦…”在一片欢呼声中,困扰着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红土坡镇大旭宇村的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难题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是几十年来大旭宇村的真实写照。据了解,南华县红土坡镇大旭宇村坐落在海拔1800米的大山上,由于位置高,村子周边没有可供全村使用的稳定水源,“水用驴子驮”成为当地流行的一句老话。
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水一直是我们村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党委、政府在我们的人畜饮水方面也尝试了很多办法,也为我们架通了自来水,但因为水源、地势等问题,只能从对面的代家箐水库供,管道长不说,还需要用电进行三级提水,这样一来,水的单价就相对要高一些,很多群众只舍得用来喝,舍不得用于生产。”大旭宇村党总支书记周忠禄说。
面对大旭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当地党委政府从未放弃优化提升。并于今年年初争取到沪滇协作项目资金598万元,实施大旭宇村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
据悉,自然能提水不用油、不用电,24小时连续高效运行,不受阴雨日照等自然条件约束,具有无污染、高效、稳定、可靠等特点。该工程项目通过落差水流产生的能量转化,将水源源不断的提升到高处,在动力水满足每小时100m³时每天提水500m³、设计扬程300m。该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真正圆梦了村民“水往高处流,家家有水喝”的梦想,为该村引来“幸福水”“致富水”,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生活用水困难问题及农业产业发展用水问题。
打开闸阀,汩汩清流涌入水池,群众激动之余憧憬着来年果树枝繁叶茂、草地牛羊成群的喜人景象。
“以前水对我们而言是‘奢侈品’,只能保障基本生活用水,种庄稼全靠‘望天水’,党委政府新建了这套自然能提水系统后,水直接到田里,生产用水有了保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大旭宇村大村小组的老党员周洋说。
红土坡镇大旭宇村委会辖区为礼舍江沿岸低热河谷气候,有丰富的热区资源,光照充足,发展热带果蔬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水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村产业兴旺、群众增收不再是梦”。周忠禄说。
“自然能提水工程通水后,不仅满足了大旭宇村9个村民小组342户1250人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可覆盖罗纳里、山尾和明么等7个村民小组290户1060人,可灌溉耕地面积达2000亩以上,辐射范围内带动群众人均增收可达800元以上。”红土坡镇党委书记夏忠介绍道。
云南网通讯员 吕玉玲 周飞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