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杨炎雳 报道)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当代中国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传统、革命文化、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的弘扬有着良好的传统。
为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促进工艺美术的创新与发展,近日,以“盛世国玺 印记华章”为主题开展的大国玉雕《丰功伟业·国玺》首发仪式在京隆重召开。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法人秘书长、张星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杨秀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玉雕代表性传承人王希伟,北京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玉雕代表性传承人冯延明等嘉宾出席了此次首发仪式,共同见证红色文化主题玉雕《丰功伟业·国玺》的重大发布。
首发仪式现场所有嘉宾合影
《丰功伟业·国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监制、北京工美文化权威出品,特邀中国国礼设计第一人郭鸣担任总策划,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希伟与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冯延明,以国玉和田玉为载体,以非遗玉雕技艺乾隆工整玉满雕。
《丰功伟业·国玺》
首发仪式现场,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法人秘书长张星星对国史学会监制《丰功伟业·国玺》的背景与初衷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国史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多次强调‘学习国史、知史爱国’,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和创造活力,鼓励主题性艺术品的发展。”《丰功伟业·国玺》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诞生。
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法人秘书长张星星致辞
与此同时,张星星秘书长还对作品进行了全面讲解:“《丰功伟业·国玺》以工艺美术作品和传统玉雕工艺记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功伟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血脉,弘扬伟大民族精神、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创新国史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希伟与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冯延明,作为《丰功伟业·国玺》的主创大师,从设计、选材、工艺、寓意等角度全面、深刻的分享了作品的创作理念和精神内涵,并强调了此次作品中一龙双狮的玺钮造型打破了千百年来玉玺玺钮的单一形态,是一件创新之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希伟(中)与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冯延明(右)现场分享创作历程
主题工艺艺术品《丰功伟业·国玺》融合红色基因、丰功伟绩、龙狮精神三层文化内涵,玺纽以一条巨龙与两头雄狮为主体造型,一龙双狮,代表着新时代中国的独特气质和精神风貌,三者共戏一珠,寓意着中国在新的时代里,像旭日一样,带给世界无尽的希望和光明。
玺钮以一龙双狮为主体造型
玺基正面雕刻品名《丰功伟业·国玺》及“工美藏品”标识,辅以海水江崖纹,寓意山川昌茂、国土永固;
玺基正面
玺基左面雕刻南湖红船,象征中华民族不忘初心的红船精神和敢为人先、百舰争流的伟大使命。
玺基左面
玺基右面雕刻象征中国强军力量的航母,一路劈波斩浪、踏浪前行,战机劈开云雾直冲云霄,象征中国这头东方雄狮早已觉醒,凝聚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也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和强大。
玺基右面
玺基背面雕刻世界文化遗产标识,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写下了新中国诞生的光辉一页和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壮丽诗篇,
玺基背面
印文为“为人民服务”,凸显了人民至高无上的信念。
印文
《丰功伟业·国玺》不仅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民族记忆和历史见证,作为红色文化的有形载体,它承载着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更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强,为新时代国人提供了了解历史、感悟文化的窗口。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