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这一重要论述,我们应重点对互联网、互联网+以及融媒体多视角的加以分析和进行深度研究,从加强互联网及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入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媒体运营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创新路径。
互联网、互联网+与融媒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以公有制为主导的重要舆论工具,在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进程中作用至关重要。
一,互联网与互联网+
互联网+是互联网创新的新形式、新业态。高科技创新推动下,互联网形态演进而催生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能力及现代科技水平,我把它称之为特殊智慧效能。
互联网+是推动社会经济以及诸多方面的科技形态和各个事务发生、发展、演变的驱动器,它也改变和作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大众的现实生活,是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提升等各个方面的一种“魔力武器”。互联网最大特征就是可移动性,随着移动互联的深入发展,媒体融合又再次提到议事议程,互联网时代的受众逐渐向用户所转变,真正的媒体融合产品也逐渐呈现,从线上连接到线下,提供各种优质内容与服务来满足社会、经济、用户等方面的需求。
二,融媒体与功能创新
融媒体的出现与功能创新,带来了一系列的传媒模式的进步与提升,同时融媒体也带来了与众媒介之间的契合,"融媒体",以发展为前提,以扬优为目的,它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得于综合发挥,使单一体变为了多体共同的核力。"融媒体"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是一个以科技为手段的科学方式,也是新时代广播、电视、网络、纸媒变为融合的共同体及服务模式。
大家知道,媒体专线服务模式是融媒体时代功能模式创新的具体体现,它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数千家媒体,并发动知名媒体进行深度报道形成媒体舆论,快速提升影响力。广播、电视、报纸的"分众化"、"专业化"、"微内容"的发展趋势和人们日益丰富、日益提高、日益生活的需求,为"融媒体"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互联网、互联网+等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传媒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迅速到来并在服务社会发展中彰显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三,互联网、互联网+融媒体的主要特征:
1、跨界融合:+,就是跨界,也叫扩域联合。实施跨界的融合,互联网络与融媒体的作用才得于显现。
2、善于驱动:+,就是用互联网与融媒体思维来求融、求变、求动、求新,达到使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要素快速生成。
3、筑化结构:信息革命的全球筑化,创新了社会、经济、文化、城市的格局,同时也在结构领域里不断深度的化变和演化。
4、范围株连:范围株连是互联网+和融媒体的重要特征,它的主攻方向是把制约创新的环节蜕变,把孤岛式创意与传播连接起来实现价值超越。
四,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互联网及互联网+在融媒体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尽人意的地方,所起的作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运作不够协同、不够步调、相互作用不统筹、相互支持不得力、相互配合不到位以及措施不完善、任务不明确,形成了:各拉各的套,
各唱各的调等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实施深度融合,发挥各自优势与功能
目前,互联网、互联网+与融媒体的重点任务和目标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等五项措施,就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任务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智能力量和融媒体的服务动能来推进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总之,互联网、互联网+与融媒体的深度融合极为重要和具有意义,在实施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时,我们要认真做到:在“融”字上做文章,在“媒”字上下功夫,将5G、元宇宙等新产品融入到融媒体的应用之中,通过互联网、互联网+与融媒体的深度融合,让其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受益的核心动能,进而推进融媒体的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发展。(李 阳)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