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龙港滨江,“公共服务中心”展露新颜

发布时间:2023-09-25 10:28:4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杨炎雳 报道)从空中俯瞰,地处鳌江入海口南岸的龙港新城间,由中交四航局投资建设的温州龙港市经济产业发展中心建设项目,四幢方形大楼包围着中间球形的会议中心,犹如海贝明珠点缀于龙港岸边。该建筑最高层数为10层,高度为46.5米,未来将成为一座集会议中心、档案中心、文化中心、市民广场、公共绿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成为龙港滨江一座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中心”。

“钢筋铁骨”下的对称美学

龙湖片区是新城最核心的板块,承载着龙港能级提升的重任。自开工以来,中交四航局龙港项目部夯实项目管理基本功,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致力于打造具有温州地域特色的城市地标性建筑。

“项目整体呈轴对称分布,中国古典的对称设计被一脉传承,建设过程中需要提升的2号楼屋顶层钢连廊,由4根平台主梁和2根屋顶悬挑框梁组成,总重超5.3万吨,相当于5个埃菲尔铁塔的重量,安装标高为42.00米。项目主体钢结构建设过程中起重吊装作业近5万次,日均达180余次。”中交四航局龙港项目经理徐良炳表示。

要在钢结构上展示中式“对称美学”的魅力,项目团队需要相当的技术基础,又要快速、精准、安全地完成大批量的吊装作业。为了降低安装施工的难度与安全风险,徐良炳带领项目团队,依托BIM技术不断进行技术论证与推演,制定作业方法和工序施工流程,并先后多次邀请了国内钢结构协会的专家组织论证,最终决定采取“原位拼装,整体提升”施工工艺,采用超大型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和提升过程智能化自动监测技术进行提升控制。

从悬停到整体提升到位,工程历时17个小时20分钟,将安装精度控制在2毫米内,实现了1号楼东西两座连廊在42米的高空完美“牵手”,架起了这座“公共服务中心”的“钢筋铁骨”。

自主创新铸就精品工程

开发建设龙湖片区,是推进龙港市建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作为项目总承包单位,中交四航局全体参建人员秉持“诚信履约、用心浇注您的满意”的企业服务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匠心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公共服务中心”。

项目团队牢牢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主线。钢结构建筑体量大,项目部使用钢筋桁架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模板,每层铺设面积约1.7万平方米,总铺设面积约17万平方米,节省了大量模板和支撑,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平均每层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周期缩短1天 ,在施工关键线路上共抢出了18天工期,节约了人工、管理、机械租赁成本。项目部还创新引入自动焊接机器人,提高项目现场整体焊接自动化水平。对板厚大、焊缝长的构件,自动焊接机器人能大大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焊接质量更稳定,为项目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项目部积极进行创新并推广新技术新应用,根据研究成果形成的三项国家专利申请已受理;《提高建筑线盒预埋合格率》和《钢筋桁架楼层板施工质量控制》两项课题获得福建省QC活动成果特等奖;《龙港市公共服务中心钢结构施工安全管控研究》获公司第十五届管理、技术论文交流会一等奖。这些研究成果,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关键性技术支撑,从平地到高楼,展现创新的魅力。

目前,中交四航局龙港项目部主体结构全部施工完成,草坡区钢结构安装完成,进入玻璃幕墙安装阶段。项目全体人员仍全力奋战在施工一线,秉持着“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理念,稳步推进项目整体施工进度,致力于打造精品工程。

据悉,龙港市经济产业发展中心建设项目是龙港片区内首期启动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龙港新城配套服务功能,凸显龙港综合优势,汇聚创新资源,释放引领价值,引领龙港向综合性现代化城市跨越。下一步,项目部将紧扣中交四航局“高质量发展深化年”总体要求,多措并举推动精细化管理走深走实,为早日建成这座龙港“公共服务中心”贡献中交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