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设是提升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研学旅行标准化建设,旨在实现研学工作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把研学各方面的政策优势转化为研学发展的效能。标准化是政府主管部门对研学工作管理的有力保障;标准化是研学基地建设、研学课程研发、研学师资培训的重要依托;标准化是研学机构遴选、研学接待要求、研学安全保障的强大支撑。据此开展研学工作,离不开标准化建设,实施标准化战略,对推进研学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化的制定是开展研学实践工作的奠基石。如何使两者有机衔接,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研学的基本定义和要求。研学旅行主要受众群体是中小学生,以集体旅行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集中食宿。由此我们简单归纳出来开展研学必备的三要素:
1、基地是载体,基地解决了学生走出校园去哪里的问题;
2、课程是灵魂,课程解决了研学过程中学生边游边学的学习内容问题;
3、师资是保障,研学指导师是研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讲解、施教等所有研学过程中的教师任务。
试想,研学过程中学生的安全保障、旅游品质、学习效果等要求,没有基地建设标准、研学实践课程标准、研学指导师专业等标准化管理,研学工作的开展是举步维艰的。那么如何促进在研学工作中发展标准化建设,也是需要多方调研和反复论证的一项工程。为此,我们前往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处进行了调研:国家对标准化建设十分重视,研学旅行属于新兴行业,省局为此专门做了安排部署,近些年陆续审批立项了一些研学专业机构申报的研学地方标准,积极引导并辅助申报单位编制标准,组织专家团队认真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为编制单位和专家创造深度交流研讨的机会,并实施发布了《研学旅行服务评价》、《研学旅行导师专业要求》、《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建设规范》、《研学旅行基地服务规范》等山西地方标准,并审批了其他研学领域的标准立项,力求逐步形成研学标准体系。这是一群值得尊敬的“标准人”。
其次,标准的执行是开展研学实践工作的压舵石。标准发布实施后,如何在研学工作中得以应用,使其发挥作用,也是一个新的课题。首先政府主管部门能否把标准纳入基地遴选、课程评审、师资培训等研学管理工作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标准的发布实施是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研学是教育部门主管,所以政府部门间的协调一致就尤为关键。标准的宣贯,仅仅靠宣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发力,将标准化管理融入到研学工作当中,使研学旅行工作顺利开展。好在一些新时代创业者在研学基地规划、建设等环节已经开始依据标准,使用标准了。更有基地主动提出做标准化建设的试验田,也为标准化建设带来了一缕光,编者颇感欣慰。近期在四川省蓬溪县举办的第六届研学旅行发展大会暨红色文化研学综合实践座谈会上发布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规范》团体标准,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赢得了参会人员的积极响应。
最后,标准化的未来是开展研学实践工作的试金石。标准化建设在研学领域的路还很长,相信所有研学人和标准编制单位会携手共进,标准化建设助力研学发展未来可期。(王进华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科教研学旅行综合实践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