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研学旅行工作,并将之列入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党的二十大前后中央和有关部、委、局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指示和要求并将之列为“铸魂工程”。......
研学是科学、是文化、是事业、是精神与物质相融合的智慧教育模式。研,乃进取之本、学,乃成功之模、旅,乃实践之举、行,乃育人之践。
当前,研学已成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方式和新时代教育的伟大成就,也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形式。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等核心要义作为开展研学“铸魂工程”的重要抓手,积极而认真的做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发挥好研学教育事业的主导作用......
深度研学注重的是高质量、多领域、深层次、亲实践。主要特征为:1深度研学,是初始研学教育的升级版,是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全面提高的综合素质,促使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融会的好载体。
2、深度研学,从内容和根基上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也可以说是从社会、精神、教学、思想等多视角,多层面的使学生能够看待目前学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深度研学,为教育领域和多行业注入了新的理念,新的职能,新的内容,新的载体和新的服务空间。
4、深度研学,遵循的是教育规律,注重的是公益性,做到了“在研中学,在学中悟”,能让学生研学旅行过程中立体的感览、领悟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当前,深度研学应把控和深层次实施的工作是:
1,严格职能、完善功能、做强自身、融合智能、大胆创新、勇于进取、弘扬根脉,立德铸魂。
2,将研学积极融入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及教育事业的重要议程、将德、智、体、美、劳要素在深度研学形态中得到体现。
3,将研学教育课程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的模式,列入体验式教育内容并将我国多元的优秀文化形态及感悟过程引进入深度研学及学生的必修课中。
4,深度研学要做到与课程改革相融合、与红色文化相融合、与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相融合、与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
深度研学,要坚持:“政府主导,主管先行,社会参与,多门运营,规范化运作”21字方针来实施并注重模式的创新与创造。深度研学的创新模式为:体验式、活动式、参与式、启发式、亲子式,融合式、竞赛式和沉浸感悟式。
深度研学应做到:提转观念、提转标杆、提转模式、提转学生及社会的需求。采取攀,拢,提,转,优创新举措,不断探索中国式深度研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
围绕和针对深度研学的特点与特性,我们要突出战略引领理念,加快构建和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发展前景巨大的、教育改革需求的深度研学体系:
1,加强深度研学的规划编制工作,形成科学的、完善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规划建设体系。
2,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建立协调高效、充满活力的研学发展运行体系。
3,实施深度研学目的地运营战略,构建融社会实践与高科技融合的网络智能体系。
4,实施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推进和形成跨区域、多领域的研学合作联盟体系。
5,实施研学课程建设与重点项目推进工程,满足社会及市场需求的铸魂主题基地构建与教学场馆共享的联合运营体系。
6,实施深度研学创新工程,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优势资源的产品供给体系。
7,实施深度研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打造与构建融科学化、目标化、规范化、标准化为一体的服务管理体系。
8,实施深度研学及教育优化工程,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铸魂优先的监管体系。
总之,我们从事教育、研学工作的同仁们,一定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召下,在有关部、委、局的领导、关心、指导、支持下,不断创新、勇于作为、敢于担当、奉献立新,完成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承、弘扬重要历史任务,努力担负起新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为教育强国做出贡献……。(张建国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