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两个结合”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思政课)

教育教学研修班在广州正式开班!
发布时间:2023-07-31 12:11:0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辉煌业绩的成功密钥,也是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7月28日上午,在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的指导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广东伦理学学会、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全国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创新联盟、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广州市哲学学会等兄弟单位共同举办的“两个结合”背景下高等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修班在广州云山之畔正式开班!

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主任石永奇,广东伦理学学会会长、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李萍,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会长、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专委会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邱钟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育分社长李丽虹,天津大学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康有,广州市哲学学会秘书长、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黎庶乐,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立新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国各地兄弟院校100多位大思政工作领域的领导、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开班仪式。

广东省岭南心学研究会会长、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专委会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邱鸿钟教授作讲座

在开班仪式致辞中,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立新简要介绍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贯彻落实“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探索情况,他表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探路者,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于2006年率先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开展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文化素质教育,创新了“礼以立人、艺以养人、行以成人”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理念,构建了以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必修课《国学精粹》为核心的“一课三平台”育人模式,由之凝练而得的成果获得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还获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示范基地(国学文化)、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等。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精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国家级教学成果,融“一课三平台”于思政教学中,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育人模式,相关成果获评省级思政课建设特色创新品牌优秀项目,在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第二个结合”中探索了一定经验。未来,学校将努力发扬先行探路者的经验与优势,在“两个结合”背景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进校园、进课程、进教材、进师生头脑的实施过程中,与全国同行一起,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天津大学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康有作讲座

本次研修班为期三天,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以及一线优秀教师重点围绕:新时代深入贯彻“两个结合”论述精神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把握“两个结合”融入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如何在课程教学中体现“第二个结合”?教育工作者如何提升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等等时代命题,共同分享理论成果及实践心得,一起切磋交流、集思广益,力图对上述时代命题给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解答。

研修班学习现场

本次研修班的举办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使命与责任的积极行动!必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们更进一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的契合性,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推进“第二个结合”的着力点,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戴领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