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广城师生赴贵州走访乡村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3-04-23 08:53: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带着“互赢共通共繁荣,助力粤黔文化协作”的目的,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山川方物工作室师生今年3月到4月受贵州省榕江县侗布艺术研究院的邀请,前往贵州省榕江县实地考察三宝侗寨水尾村及周边村寨建筑、传统手工艺并与当地手艺人及有关部门进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贵州省榕江县至今仍留存鼓楼和古建筑群,有着重要的建筑和文化研究价值。鼓楼作为侗族村寨最显著的标志,是侗族文化体系的代表,象征着侗族文明。有着“天下第一侗寨”的三宝侗寨,2001年已被吉尼斯总部以“最高、最大、楼层最多”的特点入编《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在鼓楼内和附属建筑物上,绘画和雕刻有侗族从母系氏族社会以来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侗族多支系的古风遗韵、传统服饰、民间习俗等。具有重要的建筑及文化研究价值。

榕江县大利侗寨古建筑群,由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石板古道、清末民初时期建设的近10座侗族四合院,以及独特的古晾禾谷仓、鼓楼、古水井等建筑组成,体现了侗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景象。此次出行,学生们使用无人机、相机等设备,对三宝侗寨、大利村寨及周边的古建筑进行了影像记录,为学校研究传统古建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宝侗寨 摄影/李逸 罗嘉乐

大利侗寨建筑 摄影/李逸 罗嘉乐

大利侗寨村民 摄影/李逸 罗嘉乐

索笑雯、陈婧老师与学生们携带去年受委托制作完成的水书文创前往水尾村。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带领下,师生拜访了水书先生。期间,水书先生向师生们展示个人手写的水书资料,并向师生讲解水书涵义。水书,即水族的文字, 水族语言称其为“泐睢”。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在水族群众的社会生活中,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水书先生为师生讲解水书含义 摄影/李逸 罗嘉乐

在看到由学生制作的文创产品后,当地宣传部门以及水书先生对日历、明信片、宣传手册等水书衍生品赞赏有加。

据了解,目前水尾村仅有四位水书先生,水书文化传承正面临困境。在交流中,水尾村有关部门再次委托师生们为水尾村及水书设计相关视觉作品。

师生向水书先生展示文创产品 摄影/李逸 罗嘉乐

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将学生所创水书衍生品赠书给水书先生 摄影/李逸 罗嘉乐

老师和同学们前往色边村考察侗绣制作技艺后,与色边村村委、榕江县民宗局领导共同参加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据了解,色边村目前共有533户村民。劳动力不足,部分村民依靠当地刺绣与豆染手工艺赚取收入。当前色边村面临的民族文化发展瓶颈是如何推广当地特色手工艺产品并将其转化为商品。在座谈会上,教师们与色边村干部们达成共识,希望进一步展开校村合作,发挥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优势,带动当地民族产业发展创新,助力当地村民创富创收。

色边村刺绣 摄影/李逸 罗嘉乐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与贵州榕江侗布艺术研究院进行校外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艺术设计学院(电影技术学院)正式在贵州省榕江县成立非遗传承与创新基地。该基地的成立不仅为多元化教学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林芷芸)

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与色边村委、榕江县民宗局领导合影 摄影/李逸 罗嘉乐

签约授牌仪式合影 摄影/李逸 罗嘉乐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