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近年来国内露营旅游休闲呈现爆发式增长,也是承载居民健康休闲、青少年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旅游业拓展投资和消费新增长点的重要渠道,是激活传统旅游产品新动能、挖掘城乡休闲新空间的重要方式。因此,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价值,是体现旅游为民、旅游惠民的重要新业态,是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露营旅游休闲已形成:大众喜爱热度攀高、参与人多备受欢迎、露营经济火爆提升、数量倍增催生消费等特点与特征。是人们新时代的新体验模式,新旅游的新生活方式。市场潜力大,发展趋势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如何实施好这一民生工程和文旅新业态呢?我的主张是首先解决对露营旅游休闲地的认知。本人认为:露营旅游休闲是城市功能的新境地,是文化旅游的新业态,是乡村农旅的新形式,是居民休闲的新去处,是绿色度假的新产品,是公益文明的新场所,是品质生活的新业态。露营旅游休闲也是党的二十大以后我国关注民生,绿色出行,再现美好,倡导品质生活的文旅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定义与界定:
露营旅游休闲是指在户外使用自备或租赁设备以休闲游憩、运动娱乐、自然教育等为主要目,在有明确范围和相应设施的营地场所驻留的活动。并在合规前提下,探索支持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环城游憩带、郊野公园、体育公园等划出露营休闲功能区,还可在《意见》规定的打造范围外,充分利用城市的掩蔽场所、集散中心、体育广场、大型游乐场、拓展基地、度假服务区等来营建。鼓励城市公园利用空闲地、草坪区或林下空间划定非住宿帐篷区域,以及探索在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露营地建设和露营旅游活动。这些项目的实施和落实,无疑将会大幅拓展露营旅游的空间、范围、功能和作用,能为城乡居民增添更多、更好的旅游休闲消费选择。
目前主要任务:
1是要大力发展自驾车旅居车露营地、帐篷露营地、青少年营地等多种营地形态,通过推动营地+文博、演艺、体育比赛、户外运动、自然教育、休闲康养等,创造新业态,满足新需求。
2是营地经营主体要依法依规取得营业所需的执照及卫生、食品、消防等相关证照或许可。要加强治安、消防、食品、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安全管理。
3是要引导营地规模化、连锁化经营,支持旅居车、帐篷、服装、户外运动、户外生活等装备产业注入。加强旅行社、互联网平台的分销渠道和服务能力建设,促进露营旅游产业链做大做强。
4是在编制城市休闲和乡村旅游规划时,应科学布局营地建设,需要独立占地的营地建设项目应当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对营地建设用地政策要明晰,主要包括:城镇开发边界外的经营性营地项目可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不改变土地用途的非固化设施可与原用途复合利用土地。
5是在国有建设用地的老旧厂房旧址和工业旅游基地中可用于露营开发的,应依法办理转用、征收、供给手续。
举力联动,满足需求:
露营建设应突出政府主导,主管先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方法实施。我国露营旅游休闲业态整体上还处于发轫之初,潜能巨大。做好此项工作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需要用地、资金等多方面政策保障,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支撑,更需要社会多方共同的支持和参与,从而更好地满足大众旅游时代居民品质生活及健康旅游休闲需求。
创建路径与实施方略:
在露营旅游休闲项目创建中,要做到与政府部门合作,与社会团体联营,与目的地联手加高科技融入。以智能构建、用项目支撑、靠奇特吸引和市场化运作。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具体要求,积极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和政府作用至关重要,“两大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也规范和涵盖了露营旅游休闲地的空间布局、服务设施、功能分区、智能运营、区域选择、管理机制等主要内容。
另外,在露营旅游休闲地建设中,还要注重水、电、气、路,以及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露营旅游休闲提供更加功能的智能功能设备。并在创建和编制规划时,应当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有关要求,科学布局露营地建设,保障各类露营地供给,合理安排空间和配套设施,涉及空间的主要内容将统筹纳入详细规划。同时运用文化、旅游、体育、节庆等要素来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丰富露营旅游休闲体验。鼓励和引导露营地与文博、文创、演艺等相关机构合作,结合音乐节、旅游节、艺术节、体育比赛等群众性节庆赛事活动,充实和丰富休闲地的服务内容与内涵。根据需求,主动做好规划与创建工作。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公共营地,提升公共营地建设水平和服务品质。
创建规划将分为:背景与依据、面积与功能、标准与路径、业态与内容等要素。将露营旅游休闲地,分为:宿营和非宿营、封闭和非封闭、欢动和静养等类别。为扩大吸引度,还可在露营地配套兴建;门、路、桥、廊、坪、道、亭、场等特色景观项目,从而实现露营旅游休闲地景观化、生态化、品质化、智能化、人文化、特色化、时尚化。
在露营旅游休闲地创建过程中,注重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与城市化建设进程结合、与绿色户外运动结合、与倡导文明生活结合、与时尚休闲旅游结合、与全民健身运动结合。并积极将旅游的食、宿、旅、游、购、娱六要素,植入到露营旅游休闲地构建之中,实现“食出文化,宿出到家,旅出舒适,游出精华,购出特色,娱出快乐”。同时,要特别注重体现智慧设计在露营旅游休闲的再现表达。创建中要做到:用创意来支撑、因为创意是智慧设计的体现,要用智能来支撑、因为智能是智慧设计的条件,要用科技来支撑、因为科技是智慧设计的基础,要用创新来支撑、因为创新是智慧设计的手段,一句话:用智慧设计创造动能,用智能方式再现功能。
总之,我们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会同主客体单位和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量身定做加快露营旅游休闲项目建设与运营,积极扩大露营旅游休闲项目优质供给,构建产业链体系,推动和促进露营旅游休闲这一新型业态模式有序实施,健康发展。(张建国 作者系国家旅游标准化专家)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