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将军石,展现着新宁民拥军的无限情怀;潺潺夷江水,颂扬着新宁军爱民的情似海深。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是一片红色热土,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先后涌现出了179名英雄人物,古有抗金名将杨再兴,近有红军英烈宛旦平,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特别是近年来,新宁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富国强军重要思想和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加大双拥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在这片深情的红色土地上,广大军民携手并肩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用真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
新宁县崀山将军石与夫夷江水交相辉映
建强组织高位推动,把稳双拥工作“方向盘”。
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是推动双拥工作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直以来,新宁县委、县政府和县人武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加强双拥工作组织领导,推动了全县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每年八一、春节期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率队慰问驻新部队官兵和重点优抚对象。自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以来,已实现了连续三年全县走访慰问全覆盖。”新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伍炳恒感慨地说道。
近两年来,新宁县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和党委议军会议5次,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8次,军地联席会2次,听取双拥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了40多项双拥工作的重大问题。同时,坚持不断健全双拥工作网络体系,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县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设立双拥办,实行军地合署办公,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实现了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保障“五落实”。依托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在全县16个乡镇,316个村(社区)设立双拥工作联络员,设立7个双拥共建示范点,广泛结成军地共建对子,形成了党政军齐抓共管、县乡村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双拥工作网络体系。
健全组织是根本,规范制度是保证。“2020年度全县文明绩效考核,5个单位因走访慰问不到位被扣了分。”新宁县双拥办负责人介绍。
为推动双拥工作常态化运行,新宁县不断完善双拥工作制度,大力推进双拥工作“四个纳入”,将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规划方案,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纳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纳入年度军地工作报告内容。同时,制定出台了双拥工作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年度双拥工作计划和工作奖惩办法等,高标准推动联席会议、拥军支前、总结表彰、合署办公等10余项长效机制落实,扎实组织开展走访慰问、过军事日、开展烈士纪念等活动,县双拥办建立了平时督查与年度考核结合的考核督导机制,确保了双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目前,新宁县军地军民自觉加强互联互通,互办实事、互解难题,形成了“人人参与双拥、时时关注双拥、处处支持双拥”的良好工作局面。
走访慰问部队,召开军地座谈会
落实政策多措并举,绘就尊崇关爱“新画卷”
“咚咚锵、咚咚锵……”2021年4月9日,新宁县金石镇富丽城小区内鞭炮齐鸣、热闹非凡。两名官兵抬着“二等功臣之家”的大牌匾在最前面开道,新宁县人民武装部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率领送喜报队伍喜气洋洋地向现役军人朱实泉家中走去,引得周围邻居和路人好生羡慕、纷纷点赞。
近年来,新宁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重要指示,坚持以落实政策为根本,积极创新、多措并举,不断探索具有新宁特色的“尊崇关爱之路”。
“真是没想到,不到一个星期,就在家门口申请解决了困难援助问题,真是感谢各位领导,感谢党的好政策。”近日,在清江桥乡退役军人服务站门口,退役军人王大爷对服务站工作人员连连表示感谢。
其实,这一政策实现得益于新宁县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2019年3月19日,新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随后仅仅两个月时间,新宁县县乡村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就实现了“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他们坚持以创建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为抓手,扎实抓好基层基础基本建设,编印下发了《新宁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与工作规范》,明确8类77项创建标准,完善7项工作制度,规范11类基础台账,“退役军人之家”氛围不断浓厚,服务退役军人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为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严格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让优抚对象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是实现尊崇关爱的基础性保障。
新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高标准落实各项优抚政策,严格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兑现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发放各类优抚补助资金,扎实开展短期疗养、医疗巡诊、送医送药等活动,受理完成带病回乡评定、评残调级和残疾证换发等近900人次。坚持不断扩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落实覆盖面,相继出台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活等方面措施20余条,先后为11名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优先安排进入县重点小学或机关幼儿园读书,为符合条件重点优抚对象分配公租房43套,为70名下岗志愿兵、下岗参战退役士兵和下岗残疾军人优先解决协警、协管等公益性岗位,对2100余名困难退役军人进行帮扶援助,发放援助资金200余万元,切实让优抚对象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刚退役回来,就为我们搞欢迎仪式,还给我们宣讲政策、推荐岗位,真的感觉时代变了,作为退役军人很有崇尊感、荣誉感。”近日,正在报名参加湖南天源健身学院培训的退役士兵刘涛激动地说道。
近年来,新宁县积极探索建立了新兵入伍欢送、光荣牌悬挂、立功受奖报喜、退役返乡欢迎、教育技能培训、推荐工作岗位等全流程服务机制。大力推行新兵入伍“四尊崇”、退役返乡“五关爱”、日常关怀“六必访”,精心策划开展了欢送新兵、欢迎老兵、慰问抗疫军人家属、“情系边海防官兵”、带战友慰烈属、扶贫夜话访老兵、篝火晚会送老兵、“三送”进军营和看望慰问驻训官兵等一系列暖心贴心的拥军优属活动。特别是近三年,先后欢送入伍新兵600余人次,悬挂光荣牌1.7万块,集中送立功喜报224份,走访慰问现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0万余人次,发放慰问金两千多万元,切实让全县退役军人感受到了温暖,让现役军人体会到了荣光,全社会尊崇军人、关爱退役军人的氛围也愈加浓厚。
不仅如此,为帮助自主择业退役军人尽快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新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还建立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关爱老兵家园等,先后开展网络电商、驾驶技术等培训445人次,举办专场招聘、网络招聘10余场,吸纳企业100余家提供岗位2500余个;大力推行“一村一网店”工作,邀请电商培训机构专家现场为退役军人提供电商经营指导,建立常态联系帮带制度,退役军人徐小文等一批退役老兵化身直播“新兵”,奔赴电商“新战场”,助力脐橙出崀山,走上创业致富新道路。
尊崇关爱只有社会化才能更有温度、更有厚度。新宁大力推进社会化拥军,国家级5A景区崀山将每年8月定为“双拥月”,现役、退役军人游崀山门票全免,其随行配偶、子女、父母都享受半价优惠;新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县内2家银行签订了“拥军优抚合作协议书”,为全县退役军人提供“一先七免两优惠”专属金融优惠服务;县人民医院为驻新部队提供先诊疗、后结算服务;全县所有车站、医院、银行等公共服务场所和景点都开辟了涉军“绿色通道”……
一项项社会化拥军举措正逐步落地落实,尊崇关爱新画卷正在夫夷大地徐徐铺展……
赓续传统双拥共建,奏响军民融合“交响曲”
曲颂军民共建厚意,歌咏鱼水相依深情。2021年7月31日晚,一场以爱国拥军为主题的全民国防教育专题晚会在新宁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这也是新宁县连续三年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军民联欢晚会。
“我们坚持把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作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纳入青少年政治教育、全民教育和部队教育规划,构建了初、中、高三个层次的国防教育格局,军民的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意识进一步强化。”新宁县人民武装部政委王江丰介绍。
近年来,新宁县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坚持带头过“军事日”,自觉参加国防教育活动。宣传、教育、文化、广电等相关部门把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筹部署,推动双拥宣传教育工作有效落实。全县各中小学校以“双拥活动月”和“国防教育宣传月”为切入点,开设国防教育课,打造“国防知识校园广播”、“国防教育主题班会”、“国防小讲台”等亮点活动,广泛深入宣传国防知识。军地坚持每年联合开展“国防教育日”、军民联欢会、国防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受众达25000余人次。充分利用清明和“国家公祭日”,开展烈士祭扫、举办国防知识竞赛和双拥主题文章书画作品征集等活动,大造“双拥”和国防教育声势,形成了全民关心双拥工作的良好风尚,奠定了双拥共建坚实的思想和群众基础。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军民同心、双拥共建仍是新时代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
“继承和发扬新宁历届领导班子的光荣传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要求,聚焦军事斗争准备,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提升党管武装的工作水平。”在新宁县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任职大会上,刚就任第一书记的县委书记邓涛在任职表态上,就明确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双拥共建,把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作为拥军工作重点,主动为驻新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大力支持驻新部队全面建设。
一直以来,新宁县始终把关心、支持驻新部队基本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力支持部队完成训练设施完善、营区建设和施工任务,扎实做好部队水电气供应工作。近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3800多万元,为县武警中队购置反恐车辆、改建训练场、完善文体设施、改善营区周边道路和修建围墙;为消防救援大队升级消防车辆,改善基础设施;为县人武部改善民兵训练基础设施,并将民兵训练新增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全力支持火箭军基地建设,先后三次协助火箭军某部在巡田乡和回龙寺镇6个村征地146亩,投资600万元,为火箭军基地重新架设了10余公里的专用输电线路,确保了火箭军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推进。
民拥军意比山重,军爱民情似海深。驻新部队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视驻地为故乡,把群众当亲人,积极主动服务驻地、服务群众,树立了人民子弟兵的良好形象。
2021年7月2日,受上游特大暴雨及夜间暴雨影响,夫夷江新宁县段迎来2018年以来最大洪水,洪峰流量达每秒2080立方米,超警戒水位2.01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紧急情况之下,驻新部队全体官兵勇担重任,不分昼夜奋战在一线,全力抗击洪峰,先后出动部队官兵和基干民兵330余人次,解救被困群众200余人,协助转移3000余人,清理淤泥道路10余公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爱民之歌。
无论是抗疫、抗洪、抗冰冻一线,还是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大型活动安保现场,每当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驻新部队总是第一时间冲锋在前,为新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
近三年,驻新部队先后参加“百里脐橙连崀山·产业扶贫耀三湘”文化旅游节、“浪漫崀山·环中国自行车赛”、崀山环球小姐大赛等重大安保任务10余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20余次,接警处警1058起,出动队员6000余人次,抢救被困人员220余人,为驻地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子弟兵的铮铮誓言。
驻新部队不仅在危难时刻尽显忠诚本色,而且在平时服务人民中书写真情大爱。
“今天这么多人武部官兵来帮助我家摘脐橙,解决了我家缺少劳动力的大难题,太谢谢他们了!”2020年11月25日,在清江桥乡连河村王大叔家的脐橙园里,一幅军民共同辛勤劳作的美丽画卷给这个秋冬季节增添了新的温暖。
近年来,驻新部队充分发挥部队优良传统,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文明创建等工作,累计投入近220万元,修建脐橙园道路10余公里,升级改造水利设施7.8公里,修建轮船渡口1个,村级小学1所,帮助群众种植番茄、采摘脐橙、收割玉米水稻上百亩,清运垃圾20余吨;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孤残儿童、贫困户和退役老兵等300余人,结对资助贫困学生16人,累计发放助学金3万余元。这些亮丽“成绩单”,凝聚着驻新部队官兵爱民为民的鱼水深情。
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志。新宁退役军人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的庄严承诺。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新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各级号召全县退役军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保卫战,累计近千名退役军人踊跃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开展人员排查、疫情宣传、物资发放、村庄卡点巡逻等工作。此外,部分退役军人还主动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累计2.4万元。
为切实发挥退役军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新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还积极为他们搭建舞台,推动优先将优秀退役军人选拔进入村支“两委”队伍。全县315个村(社区)1890名村支“两委”中,“兵支书”建档立卡对象共163人,占比8.52%,其中,“兵支书”94名。推动组建了县中队和17支乡镇分队,全县退役军人正以崭新的姿态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应急救援和基层治理的新舞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的本色。
(艾三喜 王江丰 伍炳恒 胡红旺)
夷江处处鱼水情,崀山遍开双拥花。站的“十四五”规划开局的新起点上,新宁军民将继续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团结拼搏、携手奋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再奏新时代“双拥”赞歌最强音。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