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山水圣人诗茶远方第四届孔子茶文化节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1-10-11 11:23:0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杨炎雳 报道)9月27日至10月8日,第四届孔子茶文化节在孔子诞生地尼山耕读书院成功举办。“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的名片,本次盛会以“山水圣人,诗茶远方”为主题,将儒家文化、泉水文化、茶文化深度融合,显示了孔子思想的勃勃生机。

《茶颂孔子----孔子茶文化双创成果展》是第四届孔子茶文化节的一大亮点,展览一次推出30余款创意设计,从中国茶文化的源头,形象展示孔子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

易经是大道之源、群经之首,无疑也是中华茶文化的源头活水。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晚年而研易,韦编三绝,终于发掘出《周易》中八卦及六十四卦体现的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亦即阴阳之道,对隐晦深邃卦辞、爻辞作了系统诠释并加以理论化,深刻揭示出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哲理,使《周易》由一部筮书,升华成中华民族最高的哲学智慧之书,成为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圭臬。

易经对中华茶文化的影响,体现在茶道、茶德、茶器及审美多个方面。八卦是《易经》的基础,乾、坤两卦,向来被认为是最根本的两卦,天地合德,化育万物,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单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本次展出的乾、坤两卦茶饼,直观地表达了此深刻的思想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由孔子删订而成。《诗经·周南·桃夭》首章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宜其室家”,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诗经·卫风·木瓜》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永以为好”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彼此珍重、理解。“宜其家人”、“永以为好”两饼茶,寓意美好,祝福满满。

半部论语治天下。 在一部《论语》中,我们都可以随处看到孔子说仁,说义,说礼,说智,说信。据统计,在《论语》中“仁”出现过109次,“义”出现过24次,“礼”74次,“智”(“知”)出现过25次,“信”出现过38次。

汉后称仁义礼智信为“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本次展出的“五常”茶饼,经孔子茶文化节专家团队指导,由勐海正元大昌茶业有限公司出品,不仅改变了当地茶农只卖散茶的状况,而且诠释了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勐海茶,儒家味”将勐海茶提升到一个新品位。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专著,虽未点明茶道是什么,但通篇贯穿着中和之美。《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茶的本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言蔽之。颜真卿与陆羽是同时代人,进一步说是茶友。以《茶经》为背景创意的茶饼,使凝重、端庄的颜体与以茶修德相得益彰。

国际儒联顾问、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孔子茶文化研究倡导者骆承烈对此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把儒家思想融于生活,这是对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

国际儒联副理事长、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教授、今年祭孔大典祭文撰写者王钧林在参加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议程后,也莅临现场考察指导。

孔子茶文化节的连年举办,不仅茶企积极响应,也引起茶区政府的重视和参与,勐海、黟县、谷城、五莲等地都开展了专题活动。中共武夷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秀莲、常务副部长娄孝钦等一行6人亲临曲阜考察并出席孔子茶文化节,宣传武夷山朱子文化和茶文化。在开幕式和大红袍之夜茶话会上,彭秀莲部长满怀深情讲述了武夷山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愿景,讲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夷山的情形,她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武夷山这个地方物华天宝,茶文化历史久远,气候适宜、茶资源优势明显,又有科技支撑,形成了生机勃勃的茶产业。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随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她说此行目的正是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邀请几位儒学大家到武夷山参加朱子文化节。席间,彭部长还兴致勃勃的引领大家品鉴、体验大红袍。

本届盛会的另一场展览----孔子茶文化与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成果展同样备受关注。该展览集合了儒茶融合发展品牌30余家,涵盖六大茶类,均为原产地茶农自己注册的品牌,具有互补性和聚合效应,真正为好茶走出大山搭建平台。

本届孔子茶文化节还在尼山举办了“道承孔子,茶约尼山”大红袍之夜、普洱茶之夜两场诗茶雅集,在济南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茶文化协会举办了“山水圣人,香远益清”主题茶会,并在该协会和泉水文化国际会客厅、玉河泉村设立了孔子茶文化共享空间。孔子茶文化节主办方还与济南泉水文化科技创新联盟、山东百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日照圣谷山茶场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使孔子茶文化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一个“儒+茶+旅游+教育+地产+互联网”的大产业链初见端倪。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