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正式开港

发布时间:2021-09-29 19:50:4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文/杨耀文,摄影/方玲英 田华平

为更加凸显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大力推动临港经济和港产城融合,重庆市将重庆新生港作为发展忠县临港经济、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空前的力度和决心加快新生港建设,一期工程首批项目已全面完工,于9月29日上午正式开港运营。

对此,就港口相关情况,重庆市交通局及忠县相关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忠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黄祖英: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港口建设的基本情况,重庆新生港位于忠县新生街道辖区长江北岸香水溪至秀水溪江段,距县城13公里、G50沪渝高速公路忠县互通出口4.5公里,距重庆主城区航道里程220公里、宜昌航道里程437公里,是交通运输部批复的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是重庆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忠县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平台,是铁公水多式联运的重要口岸;总体规划用地面积3.2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占用岸线2220米,设计5000吨级(水工结构按万吨级设计)泊位14个、年总吞吐量2500万吨;一期工程首批项目按照PPP模式实施。

其次,港口基本功能。

目前,重庆新生港首批实施的5个泊位已全部通过竣工验收,建成年通过能力10万辆汽车的滚装泊位1个,具备集装箱、件杂功能的多用途泊位4个,设计年通过能力达720万吨。开港后,我县将充分发挥重庆新生港常年深水良港优势,利用现有G50沪渝高速、G5515张南高速、G69银百高速路网,将川东、甘南、陕南以及重庆部分地区的货物全面汇集至重庆新生港,为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将加快推进广垫忠黔铁路、梁忠疏港铁路、沿江北线高速等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取得重大突破。上述项目全面建成后,向北通过兰渝铁路对接中欧国际班列西部通道,向东通过重庆新生港对接长江经济带,形成我国西北地区通江入海的重要通道;通过襄渝铁路、巴达铁路等融入全国铁路网,有效串联辐射川东、陕西、甘肃、宁夏、阿拉善盟等地区经济腹地,打造最便捷入海通道。

忠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琼在介绍此次开港活动时说:

此次开港活动由重庆市交通局、忠县人民政府指导,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主办,分两天举行。9月28日,已在忠县召开了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第三次联席会,四川省广安市以及重庆市黔江、涪陵、渝北、长寿、合川、垫江、忠县等区县相关负责人和单位参加会议,大家共商交通一体化共联共建工作新途径。9月29日上午,在重庆新生港港区190平台举行了开港活动。来自交通运输部、重庆相关市领导莅临活动现场,部分市级及中央在渝部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成员单位以及忠县周边部分毗邻区县等相关领导受邀参加此次开港活动。开港前,我们多次到上海、无锡、武汉、陕南、甘南以及成渝周边地区对接,先后赴四川省及重庆市周边区县等地考察调研,大力宣传重庆新生港区位和路网优势,累计走访工业园区19个,签订意向合作书87份、码头装卸合同25份。开港当日,武汉航科物流有限公司、重庆国际物流集团等30家企业现场与中交新生港公司集中签约;来自川东南、甘南、陕南、福建、广西、浙江等地的2.1万吨件杂货、100个标准集装箱(TUE)、230余辆滚装汽车将通过新生港走向全国。

新生港地处三峡库区,有哪些区位优势?开港后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辐射带动作用?

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杉树介绍

忠县作为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重点节点,新生港又具备建设成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的必备条件,优势在于:一是长江上游万吨级“江海直达”最佳节点。忠县航段及以下常年维护水深在6米以上,具备通航万吨级船舶和布局万吨级港口条件。新生港实现“江海直达”后,重庆至我国沿海港口、邻近国家(地区)港口实现一程直达,可促进跨区域的物流及产业合作。二是“新生港+广垫忠黔铁路铁路”将开创中欧班列(渝新欧)新起点。“江海直达”+“中欧班列(渝新欧)铁路”将无缝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大幅提升重庆港口竞争力。以新生港+广垫忠黔铁路+兰渝支线为路径,长江中下游货物水运至港口转铁路连接可直连“中欧班列(渝新欧)”。三是“新生港+广垫忠黔铁路+梁忠石铁路”将创建长江“鱼刺型”物流节点最佳发展模式。随着广垫忠黔铁路、梁忠石铁路纳入规划建设,与长江黄金水道几乎垂直布局,符合标准的“鱼刺型”物流节点发展模式。“新生港+广垫忠黔铁路+梁忠石铁路”模式可为我国西北地区经济腹地提供快捷便利的水运通道,长江水运可为铁路提供大量的水路转铁路货物,形成“铁公水”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打造长江经济带“鱼刺型”物流节点最佳发展模式。

目前,忠县境内已形成由G50沪渝、G69银百、G5515张南高速组成的“大”字形高速公路网络,忠县与重庆主城有两个快捷大通道,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出境通道13个,与所有相邻的垫江、丰都、石柱、万州、梁平等区县均有高速公路直连;正在规划建设的“成(都)遂(宁)广(安)忠(县)黔(江)铁路”、“达(州)梁(平)忠(县)石(柱)铁路”连接新生港,将川东北、陕南、甘南、渝东北、渝东南、鄂西等区域连为一体。新生港开港后,将极大地带动周边地区物流发展,将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据测算,公路运输约0.7—1.2元/吨·公里,运输时间短;水路运输约0.03元/吨·公里,运量大时间长;铁路运输约0.16元/吨·公里,运量大,运输时间相对水路明显缩短,相对公路稍长。综合来看,铁路+水路+公路组合形成的“铁公水”联运体系,可根据货物种类特性,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进行组合,达到最优综合运输效率,即时间成本、资金成本达到最佳平衡状态。谢谢!

“十四五”期间,新生港在全市港口规划布局中是怎样定位的?

新生港是交通运输部批复的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十四五”期间,拟列入“八重点”港口体系,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立足六轴七廊八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向南以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贵阳、南宁、怀化、柳州等地至北部湾出海口,向东以长江经济带连接宜昌、武汉、南京,并在上海交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西通过连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阿拉善盟等地,向北通过渝满俄通道连接关中、沿黄、呼包鄂榆城市群,形成了四向八廊运输大通道。因为重庆新生港独特的区位和水深优势,在重庆港区规划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重庆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重庆市交通局人士如是说。

忠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黄祖英还就新生港在未来有哪些产业布局作了详细讲述。

黄祖英说,新生港航段常年维护水深达6米以上,可常年可靠5000吨级以上大吨位船舶,今后发展“江海直达”船型需要6米或甚至10米的港口水深,新生港均可满足,枯水期万吨级船舶沿长江而上最远只能抵达新生港。因此,新生港完全具备作为长江上游中转枢纽节点的条件。

依托重庆新生港规划建设的新生港物流产业园,是重庆市“3+12+N”物流园体系12个市级节点物流园之一,总规划面积16.7平方公里,按照“前港中仓后园、铁公水联运”布局,通过大力发展现代仓储、专线物流市场、包装加工、绿色建材、冷链物流、汽摩、电子、环保、新材料、纺织服饰、石油化工流通加工等产业,加快形成港口、物流、产业相融合的发展格局,建成三峡库区区域性节点型综合物流园区。到2030年,园区全面建成后,长江经济带通江达海的开放服务平台功效将全面发挥,新生港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可实现商贸物流产值约800亿元。谢谢!

忠县新生港开港后采用什么样的运营模式?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杉树:

新生港开港后,将以PPP项目合同履约行为根基,不断规范和完善公司治理,创建高标准的PPP港口经营管理示范项目;将进一步推进县域内路港口资源整合,积极打造以页岩气、LNG、煤炭中转、沥青、汽柴油等能源仓储、贸易、加工为主的长江上游能源储备基地,全面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有效衔接“一区两群”协同发展。

未来五年,我们将按照系统性、协同性、创新性、实用性四大原则,制定分阶段发展目标,规划新生港运营思路。一是2023年9月29日前实现精准定位,进一步提升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协同政府联合招商,推动相关产业布局临港新城;二是2024年9月29日前实现精细管理,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完善产业链布局,打造多式联运综合港口物流枢纽;三是2026年9月29日前实现精益运营,促成绿色化、智慧化全面落地,实现港城良性互动发展。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滚装泊位年吞吐量达360万吨以上,件散货年吞吐量达220万吨以上,功能达到设计能力的80%以上,打造成为重庆地区最大最强的重滚港、专业的杂货港、智慧化新型港,服务地方建设发展的综合物流枢纽。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