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正群 张雪梅(重庆教育管理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从2009年学校成立教学部以来,经贸教学部以会计专业为引领,不断对专业实践性教学进行探索与改革,着力为社会培养出有理想、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2009-2013年初步探索了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框架。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会计从业人员实践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明显存在系统化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缺乏、实践性教学资源不足且已有教学资源挖潜不够、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性教学行动策略少且不够优化等突出问题。这个阶段的初步探索既为解决上述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亟待新的探索与实践。
二、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在2013-2016年借助全国示范校会计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的契机,主持《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市级科研规划课题研究,设计改革方案,开展中职会计专业“全程全域”实践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建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从行业调研开始,进行典型工作岗位能力分析,提出对应的课程设置,构建“全程全域”的实践性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
二是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和使用。加大专项投入,外购、自建、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在满足维保时间外,课后持续向学生开放线上、线下实践性教学资源,使资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三是充实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立并完善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的规定及费用补助办法、教师参加技能考级考证的规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规定及奖励办法等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等;聘请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会计师、财务总监等会计人员来校进行专业建设、案例讲座、实践指导和兼职授课,为本专业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双能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既具备组织实践教学的能力,又具备参与生产实践的能力。
四是系统性建构并实施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行动策略。策略一,环境熏陶。在教室、实训室醒目位置摆放、张贴体现实践性教学理念的语句,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策略二,课堂教学。在第一课堂教学中,采用“做学教三循环”的教学模式,使用仿真教学平台,进行手工实作,理实结合,培养专业技能;在第二课堂教学中,组建专业技能培训班,开展线上线下专业技能训练,培养专业技能。策略三,企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定期开展课程见习、顶岗实习;教师参加行业调研、企业挂职锻炼、“双千双师”活动,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培养专业技能。策略四,教学评价。采用评价内容多维、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评价过程多时段的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模式。通过参加每年专业综合技能高考、定期举办校内“技能展示月”活动、参加校外“职教活动周”技能展示、组织学生参加财政部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教育部的“1+X”专业技能等级认证、组织师生参加全国及市级中职财经技能大赛、承办重庆市中职财经技能大赛,进行教学质量检测。
三、取得的成果
通过试点、总结,扩大试点、再总结,推广应用取得重大新成果。
一是建构了“全程全域”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会计专业依据行业调研和企业典型工作与职业能力分析,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学生认知特点、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按从专业基础能力到专业核心能力再到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能力递进要求,建构课程间具有递进性、衔接性和互补性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将实践性教学课程从时间上贯穿于学生从入校开始直至毕业时为止的全过程,从空间上覆盖于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全领域。
二是建构并实施了“全程全域”的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行动策略。通过四大策略的建构和实施,有利于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时时、处处得以全面渗透,使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落在实处,强化了可操作性,提高了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
四、成果推广应用成效
通过探索与实践,全面提高了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在学生培养、教师成长、校企融合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2017年至今不断进行教学实践与推广运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现代服务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在重庆市内外同行中职学校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第一,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会计专业学生获1个全国中职技能大赛一等奖,1个全国中职技能大赛二等奖,获重庆市中职会计技能大赛13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参赛获奖率100%;OFFICE考证过关率100%,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过关率近50%,“1+X”金税职业技能认证达99.13%,实现了“多证融合”;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100%,专业对口率达85%,实习满意率为95%。
第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教师的行业联系能力、专业建设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得到了很大提升。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发表论文100余篇,公开出版教材10门,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3门,完成会计专业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等8种全国示范建设专题材料。主持市级规划课题1个,主研市级课题2个。专业课教师参加技能大赛指导率达100%,教师参赛获奖率为100%。获全国及市级中职财经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二、三等奖,重庆市示范中职学校“五环四步”教学模式说课比赛第一名,2名老师被市教科院聘为市财经专业教师说课比赛评委。获重庆市特级教师1名,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1名,市级骨干教师9名,市中职财经学科名师1名,重庆市名师1名。
第三,校企融合更加深入紧密
积极参加重庆市代账协会举行的各类大型活动,与校企合作单位关系融洽,每年顺利派送学生参加教学见习、顶岗实习和就业;邀请校企合作单位总经理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和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学校安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同时为企业进行技术咨询、培训服务。
第四,服务社会做贡献
累计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500人;连续9年承办重庆市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大赛,参与举办重庆市首届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校企比武,累计接待市内外30多家企业、300所中职学校3000余名参赛师生,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和好评。
第五,示范辐射起作用
向本校物流、服装等专业实践性教学发挥辐射示范作用,物流专业成功申报了重庆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成为重庆市骨干特色专业,顺利完成重庆市中职物流职教集团成立工作;累计向陕西省商业学校、重庆市财政学校等市内外20多所学校进行专业实践性教学经验交流,充分发挥辐射示范推广作用。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