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座谈会在济南召开
发布时间:2021-08-05 10:03:0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文/彭彦华 朱康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实学研究会于2021年8月2日在济南共同主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座谈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周静主持会议。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守田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关切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山东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在“结合”方面进行了生动实践,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山东传统文化工作,关心支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建设,共同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篇大文章。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王杰教授指出,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关系、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向,对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根本上具有内在统一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三来原则”是实现“结合”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谢茂松指出,只有把握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型政党这一主轴,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明与中国共产党、中国文明与中国道路二者的一体相生关系。他从文明史的整全性、中国历史文明的纵深中,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的文明意义。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康有梳理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两者“结合”的历程。他认为,要从一个一个领域入手、从一个一个专题入手,探讨包含基本原理在内的全方位的“结合”,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定性的说法上;两者的融会贯通,同时吸纳多元文明的精华为我所用,一定能为人类的命运和前途探索并贡献出独特的、无偏弊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指出,两个结合”的表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文化诸事象有机融通、全方位结合,把握传统文化精神实质,弘扬传统文化真精神,培养新时代君子人格。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中华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文化的选择,这一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同时并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文化原型上的契合关系,正是这种文化原型层面上的一致和契合,从根本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会通的可能性。

山东社会科学院省情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社会学学会会长李善峰指出,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和乡村社会重建实验对我们今天进行乡村振兴具有启发意义;他在山东的邹平实验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案例,对我们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结合有一定借鉴价值。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张友谊指出,“两个结合”的观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发展,为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新思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思想资源,二者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些亲缘方面的关系有助于二者的融合。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吕文明教授指出,要特别认真学习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关批示精神,努力在“两个结合”的研究与落地方面走在前列。

光明日报华东第一党支部书记、光明日报社驻山东记者站站长赵秋丽介绍了光明日报社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工作,凸显了党报的责任与担当。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承彦在总结中指出,梳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探讨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推动儒学研究阐发跨领域、跨学科的一种新尝试。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将切实肩负起推进“两个结合”的使命担当,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认真研究“两个结合”,大力推进“两个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文化动力。

山东省委宣传部文化传承发展处处长张景宗,尼山世界儒学综合部负责人张国强、学术研究部负责人彭彦华、传播普及部负责人张华、文献期刊部临时负责人宋立林、研究生部杨宽情、文献期刊部赵雪,《孔子研究》编辑崔海鹰,中国孔子网副主编杨光,中央、省级有关媒体记者参加座谈会。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