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经常出现各种难题,若解决不及时,会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有这么一群研究生,在奶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导师倪和民、王相国带领下,常年走访北京各大奶牛养殖场并与奶牛场兽医建立帮扶热线,针对奶牛场遇到的各种问题,成立研究生应急服务和奶牛“保姆”团队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技术服务方式,服务于奶牛场,解决各种问题。
牛场调研采样,群发普通病新药示范推广
北京农学院动科学院研究生志愿服务团自2012年以来,一届连接一届深入昌平三石奶牛场、诚远盛隆养殖场、沙河春山奶牛场、平谷顺阳光奶牛场、房山三力源牧业有限公司、密云华盏奶牛场和康源奶牛场、房山区中加永安科技有限公司、昌平区旧县牛场和北京南口满仓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北京市各大奶牛养殖场,通过现场询问养殖场相关负责人和实地查看详细了解奶牛群发普通病发病情况、进行血样采集等区分北京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并根据调研和实验结果筛选精准抗生素药物,还将研发的三种新组方药免费发放至每家牛场进行示范应用;此外,他们还向牛场免费赠送《奶牛疾病防治手册》以增强牛场疾病防治能力。
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志愿团队深入平谷顺阳光奶牛场实地调研
奶牛血样采集,助力牛场传染病筛查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志愿团队接到了北京市平谷区顺阳光农场兽医报告,牛场需要采集所有奶牛血液样本。研究生志愿团队在指导教师倪和民和王相国组织下,迅速组织人员赴平谷顺阳光农场,在牛场工人的协助下,顺利地采集了270头奶牛的血液样本,对样本进行了离心并提取上层血清送到监察所进行送检。经过此次采血工作,研究生志愿团队一方面加强了对采血技术的认知及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在接到报告后能第一时间做出最快的反应,展现了志愿团队的高机动性。这次突发情况使志愿团队在实践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也使团队的协作能力大大地加强。
奶牛群血样采集
疾病应急热线,助力典型病症诊治
在接到北京周边牛场奶牛难产和未知原因的卧地不起等疑难病情请求后,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志愿服务团队迅速奔赴奶牛场,经过探诊发现,待产奶牛出现子宫扭转的现象。团队成员在让奶牛翻滚缓解病情后,又经子宫探查的手法将犊牛拉出,之后还不断拍打牛犊胸部使其恢复呼吸,最终“奶牛母子”平安。
经过此次解决奶牛难产的工作,研究生志愿团队对奶牛难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实践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和凝聚力有了大大提高。
子宫扭转难产奶牛诊治
运用专业知识,积极开展奶牛疾病防治培训
随着肉牛产业的发展,各地纷纷从国外直接引进安格斯肉牛,安格斯肉牛属于高档肉牛,引入后多为规模化舍饲养殖,而之前在国外多为自然放牧散养,由于环境、饲养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改变,规模化安格斯肉牛养殖场普遍存在着肉牛疾病的发病率高、发病类型复杂等问题。为此,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志愿团队积极参加各种牛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培训,培训人数20余人。
该团队主要从饲养管理中六方面的发病原因对奶农进行培训,并就饲养过程中加强管理等提出了多项建议。通过培训,普通养牛户对现代化安格斯牛场管理模式及疾病防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奶牛养殖户培训
科技助力奶牛繁育,示范活体采卵技术
为充分挖掘良种牛的繁育潜力,批量生产良种胚胎,降低优质胚胎的生产成本,并能为卵-核移植、基因导入等进一步研究提供必需材料,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志愿团队还对荷斯坦奶牛进行了活体采卵。
活体采卵技术示范
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该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奶牛“保姆”服务行动以指导教师的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为依托,以牛场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保姆”式服务为宗旨,运用兽医专业研究生专业知识,服务于基层的奶牛场,坚持“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需必到、有难必帮”的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校园,服务于基层牛场,发挥专业优势,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保障首都奶业健康发展。
供稿单位: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处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