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走进宁波天一阁博物院观看非洲蝶翅画

发布时间:2021-05-31 09:50:0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宁波 王泓达 报道)5月28日在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院,来自14个不同国家的国际友人观看了“生命之舞——非洲蝶翅画作品展”。

这次展出的80余幅非洲蝶翅画作品,是由宁波理查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龙万城提供。作为具有12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员龙万城,不忘记自己作为“中非文化传播使者”的使命,在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他协助宁波天一阁博物院做了此次展览,他想通过展览让社会各界了解非洲文化,为宁波这个古丝绸之路“活化石”散发新魅力贡献力量。

蝶翅画创作者为非洲著名艺术家理查德·凯恩,现居住在尼日利亚。1968年9月出生于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青年时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西方油画创作,一次户外写生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蝴蝶谷的蝴蝶,并开始了蝶翅画的创作。蝶翅画以天然蝴蝶翅膀为材料,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恢复”蝴蝶的形神之美,“重塑”蝴蝶的艺术生命。他创作蝶翅画已有二十余年,其作品以非洲生活、动物和人物肖像为代表,流行于欧美等国家。他的蝶翅画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给了非洲塞拉利昂大酋长里古拉斯·吉瑞,2006年其作品由中非总统弗朗索瓦·博齐泽·扬古翁达作为国礼送给我国,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次展览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恢复与重塑”进行策划的,希望通过观众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珍爱和呵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万物之眼——抽象系列

眼睛是灵魂的栖居,人类的语言选择在这一处无声流泻。

在尼日利亚的神话传说中,神的眼睛是万物构成的。画家用蝴蝶翅膀拼贴成“神之眼”,以此希冀好运。眼睛图像多用同心椭圆和同心圆来构成,这种表达是西非艺术符号的一种精美体现。神睁开眼,我们看见了万物。

至情永生——肖像系列

本单元以东非岛屿桑给巴尔的阿曼公主为原型进行创作。阿曼公主是非洲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她为了爱情,抛弃了自己的公主身份。艺术家用蝴蝶翅膀创作阿曼公主肖像,是对她爱情中永恒生命力所绘写的碑铭。

厚土热望——生活系列

遥远狂野的非洲大陆,万物野蛮生长之下埋藏着全人类的共同远古记忆。《非洲通史》中写道:“每一个国家的历史起源都有神话式的解释,每一部历史都是以宗教的历史开始的。”本单元以非洲人民狩猎、制作食物、祭祀、狩猎归来等生活场景为主题进行创作。此类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心中对非洲大地的虔诚与热爱,也反映了非洲的历史和人文的纵深。

归栖自然——动物系列

从撒哈拉沙漠的蜥蜴,到塞伦盖蒂大草原的雄狮;从肯尼亚的非洲象,到南非的帝企鹅……生物的多样性为非洲大地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本单元以非洲本土的各类动物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包含了非洲著名的情侣鹦鹉(牡丹鹦鹉、爱情鸟)、非洲象、长颈鹿、狮子、公鸡等,可见艺术家对生命的无止境的歌颂与咏叹。

观看展览的国际友人对来自非洲的蝶翅画赞不绝口,一位来自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非洲籍的留学生说,这个展品反映了自己家乡的生活场景,让他想到了在家乡耕作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主办方在中国展示非洲的文化,也期望自己能为宣传非洲文化做贡献。

龙万城还兼任尼日利亚龙腾红木家具厂董事长、尼日利亚华商青年会副会长、浙江省工商联国际合作商会海外特邀理事。作为年轻一代海外侨领,他有着强烈的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的情怀,他不仅安排了很多非洲人到他的工厂就业,还在业余时间教非洲员工学唱中国歌曲,跳中国舞蹈,在当地节日为非洲人民演出中国歌舞,深受非洲人民的喜爱。

这是他第一次在国内做非洲文化元素的产品展览,得到了宁波市各级领导和各界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国家友人对蝶翅画的喜爱,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播非洲文化的信心。他计划在国内更多的城市布展,让更多的人了解非洲艺术,继续为中非两国文化交流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