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康养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第六届中医理论学术活动周开
发布时间:2021-05-13 21:04:0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杨炎雳 报道)2021年5月10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教育管理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协办,“第六届中医理论学术活动周”的第一场学术活动“周超凡学术传承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中医理论学术活动周以“名老专家学术思想整理和传承”为主题,持续推动中医理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充分展示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诸国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师承继教处处长曾兴水,国家行政学院许正中副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育管理处处长马堃,中药研究所所所长陈士林,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杨金生,党委书记马燕冬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周超凡先生传承团队成员、好友和同事等130余人参加了学术周的开幕式活动。

学术传承人刘颖研究员作为代表做了《周超凡学术思想介绍》的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周超凡先生从事中医药临床和科研工作近60年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杨金生所长代表基础所致欢迎辞,介绍了基础所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同时回顾了与周超凡教授相处的感受和收获,高度评价了周超凡教授在治则研究和医药圆融等方面的学术成就。杨金生所长强调了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指出坚持长期推进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内容。基础所正在组织力量集中开展“中医理论守正传承诠释研究”。在传承研究的模式上,杨金生所长提出“传扬五大核心思想”(探索医源、继承医道、发微医理、创新医术、弘扬医德)和“整理五项基本内容”(挖掘医案、梳理医脉、总结医绩、凝练医言、宣传医评)的基本原则,通过构建研究所内在的学术传承谱系,塑造本所研究人员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向心力。

陈士林所长代表中药所发言,回顾了周超凡教授在中药所工作23年的成就,感谢周超凡教授为中药所发展做出的贡献。陈士林所长高度评价了周超凡教授历任六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参与1977-2005年药典部分中药的修订工作,以及连任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群众用药安全,多次提案中药注射剂上市再评价等工作。

曾兴水处长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发言,赞扬了以周超凡教授为代表的名老中医药专家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同时阐述了我国中医药师承工作的基本政策、总体现状和未来规划,强调要不断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途径人才引进和开放协作,创新中医药理论人才培养和成长模式,通过高等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扩大培养规模。

黄璐琦院长做了主旨发言,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向周超凡教授表示敬意。黄璐琦院长指出,周超凡教授不仅仅是一个中医学家,还是一个中药学家,真正体现了医药的圆融,以周超凡教授为代表的名老中医药专家为基础所的成长壮大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黄璐琦院长肯定了基础所全所员工围绕中医学理论体系,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方针,在面向临床的中医理论框架与内核研究,中医理论在重大疾病临床防治中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目前基础所拥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研究室和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

黄璐琦院长指出,中医药理论研究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深度实践,比其他学科更具有显示度,但目前存在创新乏力,现代科学内涵诠释不足,人才队伍严重萎缩,标志性成果缺乏等亟须解决的问题,并以国家中医医疗队对武汉新冠疫情病因病机的探索和高原医学中医理论认识为例,阐释中医药理论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

黄璐琦院长就“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做好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认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持续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传承研究;坚持道统,守住中医药经典之正,全力开展中医药理论传承规律的要素研究和中医药理论守正创新关键指标的评价研究,切实传承好中医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预防治疗观,提升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和产品的研发能力。第二,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创新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合理诠释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中医药理论研究要联系临床实际,基于临床实践提炼理论,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第三,面向未来,夯实中医药理论基础,抓好中医药理论的学科建设,逐步推进中医药理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不断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支撑。基础所应在全国作出示范,取得标志性成果。

本次会议同时举行了22名来自基础所和院外的医药和文化工作者向周超凡教授的拜师仪式,以及与宜善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周超凡学术传承项目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通过多种形式,组建周超凡学术传承团队,组织开展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学术传承工作。

附:周超凡教授传承人名单

1.出师人员

刘颖、张丹梅、郭文华、闫民川、李李、孙彩珍

2.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传承人员

岳广欣、赵红霞、张治国、刘理想、柏冬、王琛、

李志更、张玉辉、赵凯维、翟志光、张立平、张敏

3.院外中医药学术传承人员

谷献旦、朱竞明、刘杰、高东君、张晓慧、张丽侠、李晓红

4.院外文化传承人员

殷健诚、罗奇斌、赵刚

责任编辑:杨秀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