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杨炎雳 报道)近日,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湘江书画院副院长曾昭才与长沙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书传承人刘上四老师强强联合,为喜迎建党100周年献礼,共同创作新时代的好作品。
据了解,曾昭才老师是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湘江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院副院长、中国名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华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近年来,他先后参加全省、全国书画大赛与国际交流展34场次,并荣获优胜奖、优秀奖、银质奖、金奖、特别贡献奖等23次(项)。
刘上四老师是长沙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书传承人。15岁时,他师承罗氏传人罗金七。40多年来,他用一把勺、一抔泥,写尽天下书法,写出了各大建筑、企业的“百年招牌”。2016年,他以雨花区中华泥书(堆字牌匾)制作技艺成为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并作为雨花非遗馆首批入驻的传承人。
书法作品“湘才书屋”
今年4月,曾昭才老师将自己精心撰写的书法作品“中国梦”送给刘上四老师。刘老师也将在近期把这幅作品精心做成泥书和堆字,向世人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奇妙。曾昭才老师说:“刘上四老师很了不起,他用祖传六代继承下来的中华泥书非遗技艺与堆字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特别的书艺风韵,在书法艺术界和社会上都产生了积极反响!”
泥书作品“湘才书屋”
据悉,泥书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门传统技艺,其工艺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创新。制作泥书堆字的原料主要是用一种特殊的泥巴加上桐油,再加上糯米粉加上一些石灰均匀地调和,再用上生漆等等作为原材料,不仅气味很香,而且使用寿命也很长。施用名家书法堆到木板上,再装裱做框,作出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泥书不仅可以广泛地运用到生活中,还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据了解,制作一幅泥书堆字作品一般要10多天,有的要两个多月左右。用泥巴“写”出立体书法,由平面变成立体,加上金箔后,立体的泥书堆字在匾上金光闪闪。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喜迎建党100周年已成为无数艺术家们倾情创作的大主题。而用行动喜迎建党100周年,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不断地努力和拼搏是曾昭才和刘上四两位艺术家共同的心愿。
经过数次恳谈,两位艺术家决定从继承传统文化出发,采取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各自艺术优势,让更多的艺术活力呈现在作品上。目前,两位艺术家已签约合作,不断深入地探索强强联手之道,为喜迎建党100周年献礼,共同创作新时代的好作品。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