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宇昌(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周欣(南昌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出现36次之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充满了殷殷关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由此,高校和属地政府在深入贯彻“六稳”“六保”系列部署的同时,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的分解和细化,以线上+思维为核心,以不断线服务为主线,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以践行初心使命作为毕业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年服务意识,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线。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同比增长40万;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规模为909万,同比增长35万。据BOSS直聘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求职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春招季求职应届生较去年增加56%,而企业对应届生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其中,互联网金融相关领域,应届生招聘需求较2019年同期下降超过50%。显而易见,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在疫情背景下,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困难和压力依然很大,据有关统计,受疫情影响,2020年超46万家企业倒闭关门,就业岗位锐减;另一方面,2021届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就业人数又创新高,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和属地政府要牢树“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践行初心使命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疫情防控下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场大考,以践行初心使命的高度,书写让毕业生满意的合格答卷,树立全年提供不断线服务的工作意识,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对高校和属地政府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者来说,不断线服务就是开动脑筋、创造性和创新性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多维度、多路径、多渠道地开拓线上线下就业市场,实现就业服务日常化、不间断、全年性。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要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为己任,想办法、出实招、见行动。树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年服务的主体意识,发挥毫不放松、永不懈怠的钉子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守好就业线上服务工作线、站好就业线下服务值守岗,全年不间断地提供毕业生就业服务、企业招聘会、企业宣讲会和毕业生推荐会等,把践初心使命作为自己工作底色,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年不打折、不打烊、不断线。
以线上+“云端课堂”多维度确保毕业生就业教育不断线。
思路决定出路。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但疫情防控依然不能轻视放松。高校和属地政府要多以线上思维,以线上+为核心,多维度构建就业教育“云端课堂”,转变大学生就业、择业观。帮助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先上岗再考证”“先考研再就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等新型就业观和择业观。聘请资深人力资源师、企业负责人、创业成功者、就业“小青椒”等在“云端课堂”分享求职履新的心得体会,丰富“云端课堂”教育内容。同时,利用毕业生就业人才测评系统,在云端对毕业生进行免费人才测评,找优势、查不足、补短板,促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高校毕业生要变观念、勇担当、挑重担,脚踏实地,到祖国建设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能吃苦、敢吃苦、善吃苦,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树立朴素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充分利用“云端课堂”,多维度确保自己就业教育不缺失、不断线,把就业文章写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
以线上+“云端服务”多路径确保毕业生就业服务不断线。
防疫情、促就业,各高校和属地政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2020年,山东工商学院实行就业服务“不打烊”、就业教育“不打折”、就业招聘“不停歇”,服务毕业生5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各高校和属地政府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大力推广就业公众号,使用抖音等,在公众号中公布就业服务、就业派遣和协议签订等有关注意事项。利用电子邮件、快递、传真等方式办理就业派遣、升学出国、签订就业协议、补办相关材料等手续。充分利用各种“云端服务”平台,对毕业生就业服务实行“网办”“函办”“传真办”“APP办”等,简化、优化毕业生就业服务程序、手续和方式,多路径提供毕业生就业服务通道。
因“疫”而变,以“疫”制宜。各高校与属地政府要以线上服务为切入点,利用线上+优势,努力构建专属“云端服务”平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大好,但大型线下供需见面会依然不宜举行,而线下小型单一企业就业见面会可适度举办,线上服务依然是重点和优势。各高校和属地政府要以线上思维,多途径开展就业工作,如签订协议采用电子签名,采集照片实行即时视频截图,简化程序,确保线上服务顺畅、快捷。同时,组建就业服务QQ群、微信群,邀请高级人力资源师、心理咨询师和人才中心就业工作人员等入群解答,既有“一对多”咨询服务,也有“一对一”助力答疑。坚持就业服务线上云端化,高效快捷地提供就业服务。以线上+“云端服务”多路径确保毕业生就业服务全年不缺位、不折扣、不断线。
以线上+“云端招聘”多渠道确保毕业生就业应聘不断线。
高校毕业生要坚持线上+思维,做好打赢求职面试的准备战、遭遇战。2021年春季招聘会在即,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是“金三银四”,对于高校和用人单位而言,也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黄金期。求职方、用人单位方和高校就业部门都要以线上+为主,举行线上招聘宣讲会、双选会,以“云端招聘”为手段,实现毕业生云端应聘,实现毕业生就业招聘全程“线上化”。一方面,有利于疫情防控,有利于朴素办会、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精准施策、精准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毕业生就业受益面。在云端招聘前,校企各方要摸好底、早准备,加强“政校企”三方合作,为毕业生搭建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推动学子“云端”就业,多措并举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如2020年,浙江舟山市开展“千企百校”高校毕业生云端招聘会,有136家企业共推504个岗位,需求1975人,吸引了近4万人次关注。
积极构建线上+“云端招聘”平台,实现线上就业工作新常态。高校要多渠道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对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充分发挥线上+思维,充分利用“云端招聘”,精准推送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线上宣讲会和招聘会等信息至相关学生群体,在微信群、QQ群里滚动播出,及时提醒毕业生应聘,同时,鼓励家长一同参与招聘,群策共力。各高校和属地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就业网、就业APP、人才中心网站等多种平台,协助企业引智招才,帮助毕业生找工作,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云端招聘”,及时发布云端招聘信息,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优化企业招聘方案、毕业生就业程序,积极探索疫情防控下企业招聘、毕业生应聘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树立全年线上服务新思维,积极适应毕业生线上+工作新常态,确保“云端招聘”全年不断线。
本文系江西省2020年教改课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五强三化”立体课堂的实践与探索——以地方工科院校为例(项目编号:JXJG-20-18-1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杨秀珍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